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创城巡礼

威海市开启新时代双拥工作新篇章纪实

来源:山东双拥报  时间:2018-07-23

    滨城威海,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内扼京津门户,外锁海运要冲,明朝防倭而设威海卫,取威震海疆之意,自古便是兵家要地。北洋水师、甲午海战、马石山十勇士……一个个穿越历史时空的烽火符号,让这座海滨小城与“军”字结下了不解之缘,涵养了深厚的双拥共建传统底蕴。

    迎着新时代的春风,威海市秉承富国不忘强军、富民真情惠兵的双拥工作理念,在助力改革强军、保障退役军人权益、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加强全民国防教育上,发扬优良传统,注入时代因子,绘出一幅幅军民戮力、富国强军的和谐画卷。威海市先后7次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所辖区市实现“全省双拥模范城”满堂红。
拥军支前,红色基因在海防前哨传承激荡
    从民族复兴的烽火硝烟走来,一代代威海儿女为中国革命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战争年代,威海先后有12万人从军参战,60多万民工奋勇支前,2.8万优秀儿女血洒战场。“天福山起义”打响了胶东武装抗日第一枪,革命队伍发展壮大为4个军,涌现出闻名全国的荣成“将军县”和文登“烈士乡”。建国后,文登宋家庄村与当地驻军在全国率先发起军民共建精神文明活动,被誉为“军民共建第一村”。
    威海海岛驻军多,义务为官兵服务成为了威海人民的自发自觉行动。荣成市院夼村挑选最好的渔船作为“拥军船”,免费接送驻苏山岛官兵上下岛,已悄然驶过了58个春秋,航程超过9万海里;威海市“汇通拥军车队”,为官兵和军属免费服务20多万人次,被亲切称为“军中的士、流动班车”……在巩固双拥老品牌的同时,威海市积极拓展双拥新领域,提升共建新内涵,借助市场手段解决军队战备保障、军民科技互动、军人转业安置、军属就业创业等现实问题,深入开展企业拥军、社团拥军、志愿拥军和基层双拥等活动,打造出一批社区双拥工作站、 红色少年军校等特色鲜明的双拥新品牌。
    威海市各级党政领导努力尽好抓经济建设和促国防建设的双重职责。每逢建军节,各级党政领导和部委办局领导都走进军营过“军事日”,体验部队生活,进一步强化党管武装的责任意识。市委每年邀请驻威部队主官观摩地方重点建设项目,现场感受驻地发展新变化新成果,进一步增进军民一家亲的情感和实践认同。
    近年来,威海市把国防教育作为城市思想教育、提高市民素质的一项重要工程,借助资源优势在全市开展国防教育活动。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刘公岛等30多处红色教育基地,警示和激励着全市军民铭记国耻、尊崇先烈、不懈奋斗。建立“五位一体”双拥国防教育体系,全市100多所大中小学校与各教育基地结成共建共育对子,定期开展形式丰富的红色教育活动;将国防教育纳入市县两级党校的干部培训体系,做到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在全市中小学设立“军人荣誉·母校荣光”军旅学子风采栏,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国防意识、培育尚武精神;进一步扩大民族复兴(威海)党性教育基地辐射面,大力培植红色基因;持续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月、双拥法规宣传月系列活动,增强社会各界开展双拥工作的思想和行动自觉。
强军备战,地方政府和人民永远当靠山
    军队打硬仗,人民是靠山。在威海市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心中,能当靠山是责任,当好靠山是光荣。
    2017年5月,随着军改命令下达,某海防团由滨城威海移防至塞北戈壁。为解决好移防部队中87名官兵家庭的实际困难,威海市委、市政府随即召开军地现场办公会。民政局将家庭困难较大对象纳入社会救助范畴,人社局积极安排合适工作岗位,住建局优先协调解决符合条件的公租房住户,教育局开通子女入学“绿色通道”……各类困难在短时间内有效解决。
    为助力强军备战,该市形成以节日走访为主线、平时走访为补充的常态化走访慰问机制。春节、八一期间,市领导走访慰问驻威部队上级机关和驻威部队,走访慰问立功受奖现役军人家庭,看望军休老干部、军队伤病员,常态化到部队小散远单位开展送温暖活动。全市各级民政部门每年列支专项经费用于家庭生活困难的部队官兵,让他们感受第二故乡的温暖,近年来累计发放救助金500万元,惠及官兵1200余人。定期召开军地联席会议,协调解决军地关注的重难点问题。5年来,累计协商解决116个问题,划拨筹措资金2亿多元,帮助驻军部队加强军事设施建设和改善营区生活条件。
    每逢部队在威海组织大项训练演练,威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总是身体力行,近年来先后30余次到前线慰问,20多次协调做好训练区域群众疏散和安全保卫工作。在40余项军事活动中,积极在安全、用电、通讯、海域等方面给予保障支持。
    服务在役的,关爱退役的。威海市连续15年提高残疾军人抚恤金标准,连续25次提高优抚对象抚恤金标准;大幅提高义务兵优待金标准,在全省率先建立在乡残疾军人和复员军人遗属生活补助制度,成功搭建优抚对象管理服务平台。高标准落实退役士兵安置任务,去年安置到事业单位比例达67%,其余均安置到央、省属国有企业。乳山市探索成立了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为退役军人提供“一站式”服务,开展学习培训、政策咨询、反映诉求和帮扶解困等服务工作,有效提升了退役军人的社会荣誉感和获得感。
融合发展,军地联姻走宽兴市强军之路
    2017年5月18日,由我国自行研制的首款出口型专用武装直升机直19E首飞成功。新型国产战机研制不断加速,与高性能航空复合材料的技术性能密不可分。以生产碳纤维鱼竿闻名的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突破了航空复合材料关键技术,使我国成为少数几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之一,产品已经应用于多个重点武器装备型号。
    无独有偶。2月21日,又一条喜讯亮相媒体:山东省第一艘军民融合海洋资源调查船“海梦”号在威海南海新区实现首航,赴南中国海执行科考任务。
    近年来,威海市坚持将军民结合产业作为新兴战略产业加以培植,涌现了一批军转民、民参军的示范典型。威高集团研制了世界上首个3D打印具有生物学功能的个性化距骨假体,解决了世界难题。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三角集团公司开发生产了军用越野子午线轮胎、巨型工程子午线轮胎等;广泰空港公司开发生产了26个系列120余种型号的机场、野战特种装备;怡和专用设备公司开发生产多个系列特种车辆。
    ……
    目前,该市军民科技融合重点企业达57家,获得授权专利496件。
    威海市结合“全域城市化、市域一体化”等重大战略,将战备道路、军用机场码头、部队营房、人防工程等纳入建设发展大局,做到部队建设与地方发展协调共进、地方生产力与部队战斗力整体提升。他们通过充分挖掘军地优势资源,通过全方位的融入式、同频式、互动式共享共用,使国防教育、安全防控、人防建设等获得了双赢式、最大化的效益。
    牢记使命,反哺人民。驻威部队积极参与“平安威海”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子弟兵的身影。他们积极参与地方打赢脱贫攻坚战,驻威团以上单位共结对帮扶20余个贫困村,投入和筹措资金400余万元,先后扶持光伏发电、大棚苗圃栽培等20余个特色项目,帮扶村全部实现脱贫“摘帽”。扎实开展捐资助学活动,驻军团以上干部结对资助100多名贫困学生。同时积极协调开展文化下乡、医疗助民、法制进村等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帮扶成效,奏响了军民共建、融合发展的时代凯歌。
来顶一下
@
返回首页
上一篇:昌邑市大力开展新时期双拥工作纪实
下一篇:济宁市争创 “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