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红色山东

王雪亭的故事

来源:  时间:2019-08-09

王雪亭,原名王松梅,字雪亭。1912年2月16日出生于山东省蒲台县三区王家庄,即今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龙居镇王家村。先后在蒲台县立第三高级小学、蒲台县鸿文中学、山东省立第一中学读书。1930年考取山东陆军士官教导团,毕业后历任鲁北民团中尉副连长、广饶县保安大队中尉副队长、蒲台县警备大队教官、国民党74师炮兵团作战参谋、74师833团副团长等职。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侵略军沿津蒲路南犯,德州岌岌可危。王雪亭此时正在驻守德州的国民党陆军74师833团任少校副团长,他决心守卫国土,杀敌报国。可韩复榘却命令他们师向晋西撤退。王雪亭认为大敌当前不战而走,是军人的奇耻大辱,于是带领两个营成立了游击队,回家乡蒲台县坚持抗战。国民党山东省政府授予王雪亭的部队以山东保安第九团番号,王雪亭任团长。

 

1938年底,萧华派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第五支队政治处民运股副股长李毓祯与王雪亭秘密联系。王雪亭接受共产党的抗日主张,积极抗战。

 

1939年初,通过中共地下党员马运吉的秘密工作,王雪亭同八路军山东纵队三支队取得联系。就在这一年的春天,八路军山东纵队三支队基干一营营长郑大林带领伤员转移到蒲台县养伤,王雪亭主动安排其吃住,并寻医治疗。国民党山东省第十督察专员公署专员兼保安司令薛儒华探知王雪亭与八路军秘密交往后,将其母亲和孩子抓去做人质,并调集部队对王雪亭进行军事围剿。八路军三支队派部队帮王雪亭将薛部打败,并用被俘的薛部军官换回王雪亭的母亲和孩子。1940年6月,王雪亭在中国共产党抗日诚意的感召下,率部宣布起义,主动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成为抗日战争时期山东境内第一位起义的国民党团级军官。由于当时考虑到名义上的国共合作和党的统战工作,根据党的决定,部队暂时保留保安九团的番号。1940年7月,蒲台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王雪亭任县长。

 

1941年2月,王雪亭部被正式改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旅黄河独立团,王雪亭任团长。他率部队辗转于博兴、蒲台一带农村,发展抗日武装,建立抗日两面政权,开展敌后抗日斗争。1942年4月,经过民主选举,王雪亭任垦区行政委员会主任。1943年4月22日,垦区行政委员会奉命改为垦利县人民政府,王雪亭任县长。期间,他组织了大量的土地清丈及移民安垦工作,调动了垦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43年5月至7月,垦区一带发生蝗虫灾害,清河行署成立了灭蝗指挥部,王雪亭任副指挥。他亲临灾区,积极发动群众,具体组织指挥,取得了“灭蝗保粮”的胜利。

 

1944年10月,经李人凤、刘群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10月18日,在利津县召开的全县人民临时代表大会上,王雪亭当选为利津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王雪亭主持利津县政府工作期间,注重言传与身教相结合,团结教育全体干部,尽职尽责,在政权建设上作出了重要贡献。1947年7月,黄河连续发生洪峰,险情不断,王雪亭不顾个人安危,跳入水中,奋力抢堵黄河大堤的漏洞,从而带动和激发了工程队干部、民工堵漏抢险的积极性,最终控制住了险情。因治黄成绩显著,王雪亭受到中共中央华东局的通报表扬和记功奖励,利津县人民还赠“劳苦功高”匾一块,在《渤海日报》头版发表向他致敬的电文。

 

1947年12月,王雪亭调离利津县。到中共华东局党校参加整风学习后随华东野战军南下,做支前工作。1948年9月,参加济南战役11月,参加淮海战役;1949年4月,参加渡江战役。解放南京、上海等城市后,王雪亭任西南服务团行政处第二处长。1950年2月,重庆解放后,他任中共重庆市委行政处处长。1952年调任重庆市税务局城区分局局长。

 

王雪亭在1952年的“三反”运动中,被错误地开除党籍。1957年,在“反右派”运动中又被错划为右派分子,被安排到广阳坝农场劳动。“文化大革命”期间,于1968年至1972年被关进“牛棚”,受隔离审查达4年之久。在接二连三的遭受不公正对待的情况下,他不灰心、不气馁,依然努力工作。1979年3月5日,中共重庆市委纪委撤销原错误处分决定,恢复王雪亭的党籍。同年3月20日,王雪亭病逝于上海龙华医院,终年67岁。

 

(刘英亭根据王雪亭自述材料《晚年的请求》等资料整理)

来顶一下
@
返回首页
上一篇:山东全境解放第一县
下一篇:许广仁:当时报国心,至今仍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