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下区建新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分类施策、多措并举,打通服务退役军人最后一公里
来源:济南市退役军人之家 时间:2022-04-22
面对新冠疫情严峻形势,历下区建筑新村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以“退役军人为中心”践行初心使命,在区局党委及街道党工委带领下,勇扛大旗,迅速出击,努力做好退役军人的勤务兵、跑腿员、服务员。
张磊是建新街道和平社区的公益岗,妻子张亚男在街道解放路社区担任网格员,夫妻两人都在社区一线防疫,随访摸排、核酸检测早出晚归,由于线下教学暂时停止,孩子上网课的事就落在了爷爷奶奶身上,但是爷爷奶奶对于上网课的流程不熟悉,无法操作……你守护其他孩子,你的孩子我们来守护。服务站了解到张磊夫妻的困难,同时排查了解到类似情况的还有3个家庭,研究确定了帮扶方案,由值守的退役士兵联络员指导孩子上网课完成作业,让服务对象无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工作。
类似暖心的举措在建新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还有很多,疫情期间,服务站不断创新服务举措,针对退役军人中不同群体和特殊情况,进行分类施策,力争对辖区退役军人服务不断档、生活有保障。
建新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依托“网格+退役军人”管理体系,建立“街道—社区—联络员+网格员”三级网格管理平台,将辖区7个社区划分为57个网格。招聘失业公益岗退役军人家庭成员和有就业困难的退役军人家属,将其纳入网格员队伍,解决就业的同时,也为社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由联络员第一时间掌握管控单元楼宇服务对象家庭、人员生活状况,及时进行摸底,分类精准施策。目前,服务站已有联络员和网格员等62人按格定岗定位定人,他们在疫情期间始终冲在一线,全心全意为退役军人服务。
辖区退役军人及现役军人家属,在疫情发生后有些被封控在小区,服务站采取“点单+派单+接单”模式,对缺少生活物资的人员,及时送去生活物品和防疫物资,把服务“送上门”,当好“勤务兵”,隔离不隔爱。居住在华夏福地5号楼3单元的韩霜是在武警部队服役王远的妻子,因疫情暂时封控,服务站了解情况后及时送去了生活物品和防疫物资,并送上立功喜报和慰问品,让军人军属感到光荣,以实际行动让军人成为社会尊崇的职业。
对于高龄、残疾老兵和军休所离退休人员等部分出门行动不便的,配合医护人员上门采样服务,不落一户不差一人,真正实现常态化联系精准化服务。曾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李继初和杨天恩都是98岁高龄,服务站主动对接军休所上门为12名老兵进行核酸采样。
经过长时间的封控,有些退役军人会出现情绪、思想不稳定,服务站组织思想政治志愿服务队老兵通过电话访谈或微信连线等形式,倾听服务对象心声,帮助解决和改善困难,开展自助互助服务,疫情期间推动“老兵管老兵、老兵做老兵思想工作”常态化。
服务站建立了退役军人居家隔离人员温馨交流群,在群中与服务对象交流,倾听声音、耐心解答。在疫情期间及时掌握服务对象思想状态,疏通心结,化解矛盾,实现防疫维稳两不误。通过防疫打通服务退役军人最后一公里,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依托微信“老兵家国事”公众号、朋友圈、网格群等“前沿阵地”,以视频、文字、图片等形式,打造“先锋战疫”、“致退役军人一封信”等板块宣传内容,向广大老兵及群众推送防疫知识、政策解读等相关信息,引导正确看待疫情,做好自身防护;征询服务对象个人意愿,将他们的隔离故事、心路历程等内容编撰为防疫故事集进行发布,传递战疫正能量;对辖区疫情防控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进行宣传报道,激励退役军人及党员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的“红色引擎”。
今后,建筑新村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将坚持“党有所需,兵有所盼,我有所能,应有所为”的工作导向,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更加用心用力用情为退役军人服务。
|
|
上一篇:“局长直通车”活动搭起服务退役军人连心桥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