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省外双拥

山西省吕梁市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工作纪实

来源:吕梁日报  时间:2020-03-23

 在红色土地上谱写双拥新篇

——我市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工作纪实
 
  吕梁,是一片红色的土地。革命战争年代,英勇的将士们用鲜血和生命、信仰和决心写下了彪炳史册的壮丽诗篇,数以万计的优秀吕梁儿女,谱写了拥军支前的壮丽赞歌,为新中国诞生作出了重要贡献,孕育了光耀千秋的红色文化,造就了伟大的“吕梁精神”。
  任四季流转时空变换,这方水土上拥有的红色却从未褪色。作为红色圣地、革命老区、发展新区,吕梁一直秉承拥军优属的优良传统,大力支持国防和驻地部队建设,积极探索、发展拥军新模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双拥活动,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双拥共建,营造军民团结的良好氛围,谱写了党政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双拥新篇。
  底蕴深厚,传好双拥“接力棒”
  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山西视察,第一站就来到吕梁,总书记指出:“革命战争年代,吕梁儿女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伟大的吕梁精神。我们要把这种精神用在当今时代,继续为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而奋斗。”
  多年来,吕梁市委、市政府、吕梁军分区始终把双拥工作作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强军思想和双拥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政治任务,作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吕梁精神的接力棒,作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助推器,作为事关全局、涉及长远的大事来抓。为了更好地落实双拥模范城创建责任,成立了由市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组,各级各部门都成立了双拥工作领导组,有经费、有场所、有专职人员,各单位“一把手”为双拥工作第一责任人,形成市县乡村四级书记任组长总抓,“党委牵头、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民参与”的大双拥工作新格局。
  全市秉承“三办一沟通”工作原则,在符合法律和政策的大框架下,用改革的办法、创新的思路、务实的精神,切实推动双拥工作,积极帮助部队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近四年来,我市共筹集发放优抚资金5.4亿元、义务兵优待金2.9亿元,支持部队建设1.26亿元,随军未就业家属生活补助每月提高到1000元,退伍军人安置、军转干部安置、随军家属就业100%,征兵完成率100%,开展大型双拥活动200场次。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在全省率先构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全面兑现优抚褒扬政策,妥善安置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创立了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的“吕梁经验”。被中央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央组织部等5部委表彰为“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单位”,被省军区表彰为“涉军维权先进单位”,被市委推荐为全省“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先进典型案例单位。
  突显特色,拥军文化氛围浓厚
  去年“八一”建军节前夕,我市举行优秀退役军人事迹展播暨庆“八一”双拥联欢晚会,把最美好的祝福献给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市委书记李正印为我市优秀退役军人颁奖,对他们在部队熔炉里铸就的优秀品质带回家乡,退伍不褪色,立足岗位奉献,不断拼搏进取,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助力经济转型发展,为吕梁的改革发展稳定作出的贡献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希望全市退役军人都向他们学习,继续保持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吕梁精神,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
  近年来,我市充分利用红色资源优势,全方位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教育和双拥工作,打造具有吕梁特色的双拥共建工作品牌。
  建立双拥宣传阵地。我市在以高速东口为界南北延伸长约10公里的市区主干道建成了“双拥宣传一条路”,吕梁军分区所在街命名为八一双拥街,新区如意湖公园建成双拥主题公园,世纪广场命名为双拥广场,倾力打造的双拥展馆,则集中展现了吕梁双拥工作成果,以国防和双拥为主题的大型宣传牌在高速出口、飞机场、火车站、国道和城区交通要道等公共场所处处可见,多处室外电子大屏幕、出租车车顶滚动播放双拥宣传标语,市民们在休闲娱乐的同时,也可以学习双拥知识,接受国防教育。
  打造双拥工作品牌。2011年开始,吕梁军地两级连续九年组织晋绥烈士遗骸收迁安葬活动,择址新建和修缮烈士陵园,共收迁安葬革命先烈655名,其中无名烈士539名。全市共有1949位烈士的英名被镌刻在英烈墙上。近年来,我市还组织开展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吕梁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创建双拥模范城主题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邀请中央电视台拍摄了《不朽的英雄》《晋绥遗魂》等系列专题片,举办了山西省“最美退役军人”吕梁报告会,编排的音乐快板剧《梦圆吕梁山》代表全省参加全国北片赛区复赛,这些具有特色的双拥活动,有力动员和激励军民更加自觉投身强国强军实践,形成了具有吕梁特色的双拥文化品牌。
  拓宽宣传渠道。在吕梁日报、吕梁电视台等媒体开辟了国防和双拥宣传教育专栏,开展主题教育活动95个,印制了《双拥知识读本》,开展国防知识、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等宣传教育,及时报道双拥工作动态、宣传涌现的模范人物及事迹,不断增强全市军民的双拥观念和国防意识。
  抓重破难,服务军人不打折扣
  “视军队如长城,把军人当亲人”。为了解决退役军人“后路”“后院”“后代”问题,近年来,我市共安置军转干部75名、随军随调家属就业5名,安置率达100%;312名符合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已全部接收安置,事业单位安置率达到62%。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吕梁市政府购买服务解决退伍军人再就业实施办法》,解决了1841名失业下岗退役军人再就业问题;推动成立了省内唯一的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协会和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基地,吸纳350名退役军人就业。
  按照“三办一沟通”工作原则,近四年来,我市支持部队建设投入资金1.259亿元,规划部队生产生活用地774亩,全市各级召开军地协调会40余次,共征集到军地热点难点问题60多条,全部通过军地协调会现场办公解决。全市协调教育、人社、交通等部门,解决162名军人子女顺利入学入托,共为132名随军未就业家属发放困难补助金307.7万元,发放标准由人均500元/月提高到1000元/月,属全省最高水平。
  全市累计共为2万余名老红军、伤残军人等重点优抚对象筹集发放优抚资金5.4亿元,对8.3万优抚对象进行逐人信息采集,隆重举行悬挂光荣牌启动仪式和集中悬挂仪式,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上门悬挂光荣牌,并通过预约上门、择位安装、合影留念等方法,实现了光荣牌悬挂应挂尽挂。全省首家军地联合出台了《吕梁市为立功受奖现役军人家庭送喜报工作实施办法》,累计送达立功受奖喜报、慰问信和奖励金1064人次。
  每逢八一、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各级党委政府对驻地部队、辖区内的军队退役人员、现役军人家属和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现役军人遗属等优抚对象进行走访慰问,形成走访慰问常态机制。通过地方媒体刊登和播放“对广大官兵和优抚对象的慰问信”,极大地增强了广大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和烈属、军属的自豪感、荣誉感、责任感。
  面对驻地人民火热的拥军热情,驻吕部队官兵视驻地为故乡,把人民当亲人。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吕梁军分区师团两级每年分别对口帮扶1个贫困村,精准援建1个扶贫项目。军分区机关和13个人武部共结对帮扶20个贫困村2120户5190人,投资850万元助学兴教、送医送药、扶持致富项目、解决实际困难。
  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军地联合发力,积极开展对疫情防控一线军人家庭组织一次走访、建立一个联系卡、送达一封慰问信、赠送一个拥军包、解决一批现实困难的“五个一”帮扶解困活动,组织成立20余支退役军人疫情防控突击队,动用民兵5万余人次,参与防疫知识宣传、人员健康检测排查、公共区域消杀灭菌等任务,牢牢筑起疫情防控钢铁长城。
  军民融合是新时期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通过国防科技大学和吕梁市携手合作,吕梁市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研究院应运而生,研究院在吕梁设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面向吕梁干部开设MPA培训班。云计算中心、能源互联网、微纳卫星项目、无人机系统项目走在全国前列,“吕梁一号”微纳卫星成功发射,研究院成果卓越、前景看好,国家领导人高度肯定。
  依托吕梁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研究院,我市连续三年举办“数谷吕梁·智赢未来”大数据产业推进会,吸引高精尖人才来吕发展,聚集大数据企业落地吕梁,实现从“挖煤”向“挖数据”的华丽转身,成为了吕梁“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新引擎。
时代变迁,抹不掉拳拳拥军爱民之心;岁月更迭,掩不住浓浓鱼水深情。如今,在这片深情的土地上,双拥,犹如奔流不息的江水,滋养着吕梁军民,永不停歇。

 

来顶一下
@
返回首页
上一篇:军地携手 共战疫情——西安市临潼区军地战"疫"工作纪实
下一篇:上海市双拥系统扎实开展"五个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