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省外双拥

北京:西城区多措并举全力打造退役军人的温馨港湾

来源: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时间:2022-12-27

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关系着广大退役军人的切身利益和千万退役军人的家庭福祉。组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对于加强退役军人工作力量,提升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进门“一个笑脸、一声问候、一把椅子、一杯热水”,办事“一站到底、一心服务、一办到底”,在西城区广外街道和社区两级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总是用这样温馨的“七个一”接待每位前来办事的老兵和其他优抚对象。

目前,广外街道共有7000多名退役军人,自退役军人服务站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丰富新时代“枫桥经验”内涵,精心编制“234488”服务行动号,完善组织架构、功能机制、日常服务,积极构建基层退役军人服务新样板,织牢织密辖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网,大力营造了“尊重退役军人 尊崇军人职业”的浓厚社会氛围。

打造服务保障联合体

前段时间,辖区一名高龄老兵突发疾病住院,儿子在外地赶不回来,留下独自在家没人照顾的失智老伴,服务站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及时与老兵家属、社区、市民服务中心、民政部门、养老院等取得联系,合力商讨解决办法。最终,在多方协调沟通下,养老服务机构开辟绿色通道,让失智老伴顺利入住接受短期托养,解决了老兵的揪心难题。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广外街道将“接诉即办”与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工作相结合,推动形成横向协作、部门联动之势,打造司法、信访、住房保障、民政、市民服务中心及就业、社保、低保、养老等多部门组成的服务保障联合体,形成“街道站点—社区站点—多部门”协同服务网络,推动退役军人事务工作提质增效,扩大服务效能。

“站点日记”写满暖心事

写《站点日记》,是广外街道两级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的多年习惯。日记围绕来站的重点人员、重要事情、重要时间进行备注,方便查找,对不能立刻解决的问题进行详细记录,防止遗忘,便于高效推进工作。

一位正团职部队转业干部的遗留问题多年未得到解决,几次带着情绪来到服务站“讨说法”。工作人员以日记的方式记录下老兵的诉求,并及时与相关部门联系沟通,最终帮他成功解决看病就医等问题。一本小小的日记本,却成为了工作人员为退役军人开展有针对性、个性化、高质量服务的“连心桥”和“大账本”。

打造就业创业“服务中心”

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还专门成立了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以“王君就业工作室”、就业援助中心、社区企业联盟为依托,结合退役军人特长和综合素质实际,从职业指导到职业规划,再到创业项目推荐等,开展“一对一”“面对面”“点对点”就业创业帮扶,“量身定岗”,打造服务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新名片。

在今年举办的“仲夏之约”退役军人专场线上招聘会上,招聘人员化身“主播”,为老兵们推荐就业岗位,并解答老兵疑惑。“直播带岗”不用到现场,只需扫码登录直播平台,在屏幕前听“主播”介绍,就能挑选心仪的岗位,实现“码”上就业。这样的招聘方式也让老兵们大呼新颖、方便。

记录“红色人生回忆”

“爷爷,您入伍时是怀着怎样的心情?”今年“八一”建军节前夕,在《红色人生回忆录》采访中,青少年们化身“小记者”,采访起辖区老兵,在一问一答间了解和记录老兵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活动由街道服务站携手社区服务站共同拍摄,用镜头记录8位老兵的“红色故事”,青少年们作为志愿者,一起参与采访老兵。这样的爷孙对话,让孩子们收获了不一样的假期,对军人也有了更深入地了解和敬意。

接下来,西城区将继续从退役军人实际需求出发,强化各级服务站执行力、支撑力和凝聚力,不断创新工作方式、丰富服务内容,进一步增强退役军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荣誉感。

来顶一下
@
返回首页
上一篇:北京:爱心小队、京城“小蜜蜂”,退役军人温情守护市民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