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夼“拥军船”:薪火相传60年
60年栉风沐雨,初心不改,五任船长、五代船,驾驶“拥军船”平均每年往返200个航次,累计航程2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赤道5圈;
60年军民同心,守护海防,铸造了黄海前哨的钢铁堡垒,用实际行动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加快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指示要求;
60年鱼水情深,亲如一家,用村里最好的船只运送物资、接送官兵及家属,开辟了一条海图上找不到的特殊航线;
“
拥军船”的故事就发生在人和镇院夼村,1960年至今,院夼村村民与相隔6.5海里的苏山岛官兵守望相助,军地共建,共同谱写了一曲恪守初心、担当奉献的时代赞歌。
7月22日,天蓝海碧,槎山如黛,微风徐徐。一大早,人和镇院夼村码头就热闹起来,第五代“拥军船”下水试航仪式正在举行。简单的仪式后,船长钱均堂和几位村民将一箱箱水、一袋袋米和一些日用品搬上了船。
“大家坐稳啦!要出发啦……小心别蹭到渔船……好,继续往后倒……”钱均堂一边扯着嗓子喊,一边打着手势指挥。伴随着发动机的阵阵轰鸣声,“拥军船”离开码头,迎着海浪向苏山岛驶去。
苏山岛位于我市南海岸,与巍峨高耸的铁槎山隔海相望。人和镇院夼村就坐落在山脚下,距离苏山岛6.5海里(约10公里)。60年前,驻岛官兵勇救渔民;60年来,渔船载物载情怀,五代“拥军船”,将这份弥足珍贵的军民情谊紧紧地连在一起。
船橹“摇”出“拥军线”
1960年年初,天气异常的怪,持续恶劣的天气,令院夼村渔民一个多星期不敢出海。眼看一家老小要饿肚子,渔民王道伦、王义宽师徒决定赌上一把,出海打渔。
没想到,才驶离村子不过5海里,两人便在苏山岛海域附近遭遇了大雾和强海流。没有灯塔、失去方向感,渔船迷失在大雾中,并随时面临着触礁沉没或被巨浪打翻的危险。
“救命啊,救命啊……”呼喊声由强渐弱,二人的体力慢慢耗尽。正当二人陷入绝望时,他们的求救声被岛上巡逻的战士听见了,十几名解放军官兵飞速跑到岸边,不停地敲锣呐喊,为他们指引航向。循着锣鼓声和呐喊声,二人开始拼尽全力划橹,最终冲出迷雾、成功靠泊在苏山岛。
被救上岸的王义宽当天晚上就发起了高烧。换衣服、量体温、喂饭、喂药,官兵们轮流忙活着,见他袜子被海水浸湿结了小冰凌冻在脚上,就用火煨热再脱下。情况稍微好点的王道伦也被安顿在一张温暖的床上,平安地度过了一夜。
在官兵们的悉心照料下,二人身体渐渐康复。回到村里,王义宽、王道伦顾不上回家,首先跑到村委讲述了这次“死里逃生”的惊险经历。此后,苏山岛官兵又先后救起了7名遇险的渔民,村民们渐渐地把这些救过自己命的解放军战士们当成了亲人。1960年9月5日,院夼村党支部书记领着父老乡亲上岛表达感谢。
苏山岛是一座“四无岛”——无居民、无淡水、无耕地、无航线,各种物资补给都由部队定期从陆地运送,遇到特殊历史时期,或赶上海况恶劣,物资不能及时送达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看到官兵们的生活条件艰苦,前来答谢的村民们心酸地流下了泪。“绝不能让驻岛的亲人受苦!”为报答驻岛官兵的恩情,保障驻岛部队战斗力,朴实的院夼人主动承担起义务运输物资的重任。
回村后,院夼村委从20多条船里选出最好的一条,王义宽、王道伦师徒自告奋勇当起了“拥军船”的第一、二任船长。由于当时生产力相对落后,“最好的船”也不过是条以手摇橹为动力的小渔船,村民们就是靠着这样的船开辟了一条在海图上找不到的航线,9月5日也成为驻岛官兵和院夼人共同的“建岛节”。
王巍岩,院夼村原党委书记,他告诉记者,以前岛上的生活极其枯燥,官兵们除了训练就是学习,村民们就在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和“建岛节”时,自发组织“慰问团”,为官兵们送节目。尽管大海充满未知的风险,但村民们总是义无反顾地前去看望他们心中可爱可敬的亲人们。也有村民在“探亲”的过程中遇到危险,但大家很少提起,更是没有人打消拥军的念头。
融入血脉的“鱼水情”
经过40分钟的颠簸,“拥军船”绕过苏山岛北岸,停在了码头上。登上苏山岛,走过陡峭的水泥路,一排排果树和一垄垄菜地,将我们引向驻岛官兵的住处。驻岛部队指导员张博已经在这里驻守了6年。
说起“拥军船”,张博也打开了话匣子:“对驻岛官兵来说,认识‘拥军船’是入伍的‘第一课’。”
近十几年,院夼村经济条件好了,先后捐款捐物支援部队修缮营房,将苏山岛上300多平方米的养殖职工宿舍无偿转让给部队建设士官公寓,为每个房间都配备了除湿机、电视、电脑等生活设施。曾经的“四无”小岛如今早已变了样。张博说:“不仅有水有电,还有不停航的‘拥军船’,兄弟连队都羡慕我们呢!”
在60年驻岛建岛过程中,历任苏山岛官兵不辱使命、不负众望,先后荣立集体三等功4次、二等功1次,14次被评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被原解放军四总部表彰为“全国边海防建设先进集体”,近5年来取得集体三等功一次,并被授予“基层建设先进单位”,个人立功受奖不计其数。
驻岛官兵为人民,院夼人也把驻岛官兵当成自己的亲人,倾注满腔热情,急部队之所急、解部队之所难,感人的故事数不胜数。1990年6月,时任连队连长的任振岭7个月大的孩子患上了肺炎。那段时间,孩子白天在医院挂吊瓶,晚上就被村民王进考接到家中照料。在王进考夫妇的悉心照料下,半个月后孩子恢复健康。任振岭的家属拿出钱执意要答谢,但王进考夫妇说什么也不肯收,王进考的妻子动情地说:“都是亲人,弟妹你这么做就太伤感情了!”从此,两家结下深厚情谊,时常来往。有时王进考夫妇不在家,电话里一句“钥匙在老地方”,任振岭的妻子就能找到钥匙,直接开门进屋。退役后的任振岭特意把家安在了威海,两家人来往不曾间断过。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因为院夼村的村民总是说:“官兵下了岛,就是回了家。”
改革开放以来,院夼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从一个贫瘠的小渔村变成了一个富裕的新渔村,有了集体开办的招待所和医院,拥军也有了更好的条件。1988年,院夼村设立了“军人接待站”,制定了拥军优属“五优先”制度:一是军人就餐优先,凡是来村的驻岛官兵及家属均可免费就餐,每餐不少于四菜一汤;二是军人住宿优先,开设军人专用房间,供官兵和探亲家属免费住宿;三是军人用车优先,驻岛官兵来陆地办事所需车辆免费使用;四是军人通讯优先,驻岛官兵到村里打电话一律优先且免费;五是优抚对象优先,军人和优抚对象求医问诊一律免费。多年来,院夼村免费接待驻岛官兵、家属就餐住宿达10万人次。
在院夼村村民和驻岛官兵的共同见证下,“拥军船”走过了整整一个甲子,累计运送物资、接送官兵及其家属10余万人次,航行里程达20多万公里,航行轨迹连起来相当于绕赤道5圈。“舵盘”在11任村“两委”班子、五代船长手中传承、接力,最初的摇橹船换成了“角篷船”、小马力机帆船、大马力机帆船,直到第五代配有GPS和北斗系统双导航的现代机船,60年来,“拥军船”从未抛锚、停航。
初心不改薪火传承
“拥军船”不仅是一条船,更是一种情感、一份责任。第一代船长王道伦1997年去世,临终前他拉着老伴连秀珍的手说:“我一辈子最牵挂的就是驻岛官兵,我走后,你要继续替我去看望他们。”连秀珍含泪应允。
如今,连秀珍老人已年近90,视力模糊,无法继续给官兵们纳鞋垫,可她每年都会委托村里将家中存放的鞋垫送给岛上的官兵。2000多双鞋垫已经垫在了战士们的脚下。连大娘亲手做的鞋垫,绣样精美、纹路细腻,总是令官兵们感动,因为他们知道,连大娘送来的不仅仅是鞋垫,更是王大爷拥军情谊的延续。
“只要岛上有需要,拥军船随叫随到!”1998年冬天的深夜,苏山岛上一位牟平籍战士接到爷爷病危盼归的电话。寒风呼啸、大雪纷飞,亲人的生命在和时间赛跑。当时负责船只管理的村委会主任王太民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去找船长王喜安,王喜安二话没说,穿上衣服就出了门。
在那个风雪交加的深夜,王喜安和两位船员驾驶“拥军船”驶向苏山岛。以往天气晴好,船只往来一趟苏山岛需2个多小时。可那一晚,5个多小时过去了,还不见“拥军船”的踪影,王太民和船员家属一直在岸边焦急等待。直到凌晨2时,“拥军船”才平安归来。下船后,王太民立即安排人开车送战士回家。事后那位战士到村委表示感谢,王太民说:“你们在苏山岛执行任务、守岛卫国,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回报。”
“拥军船”为驻岛官兵的出行提供了方便,每到关键时刻,更是一艘救命船、爱心船。2005年,第四任船长王喜联突然接到求助电话,一位来岛探亲的孩子不慎摔伤了头部,情况紧急。
当天的天气预报提醒将有8级大风,但王喜联丝毫没有犹豫,立即带上几名经验丰富的村民驾船出发。上岛接了孩子后,“拥军船”加足马力往回赶,终于在燃油耗尽之前靠了岸。
60年来,一代一代驻岛官兵从未忘记院夼人民的深情厚谊,他们经常下岛参加村庄绿化、路面清洁等美丽乡村建设,也曾和村民合力扑灭槎山大火,遇上村民家有喜事,官兵们前来道贺,有的官兵还和村里的姑娘喜结连理。
因为拥军事迹突出,院夼村连续多年获得省级“拥军优属模范单位”“双拥工作先进单位”“爱国拥军模范单位”等荣誉称号。但朴实的村民们并没有把这当作自己的荣誉,依旧如往常一样,将拥军这件事当作生活中的最平常不过的一件事。
院夼村党委书记王国明说:“村里很多人都是听着‘拥军船’故事长大的,村民与官兵的情谊,已经刻在骨子里、融在血液里,这份情谊将在院夼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中传承下去。”
|
|
上一篇:淄博下发“八一”期间双拥“工作令”“拥军爱民”成新风尚 下一篇:中共聊城市退役军人局党组关于公布局领导班子成员分工的通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