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区倾心注情建设退役军人之“家”
来源:济宁市退役军人之家 时间:2020-11-10
突出“军”味营造“家”味
兖州区倾心注情建设退役军人之“家”
为贯彻落实“思想政治工作年”和“基层基础基本建设年”活动,强化服务保障能力,着力提高服务保障工作运行规范化、制度化水平,推进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建设,打通服务保障退役军人“最后一公里”,济宁市兖州区围绕“家”的特色如何打造,“家”的文化如何体现,“家”的味道怎么凸显这个课题,把基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建设成温馨暖心的退役军人之“家”。
有军味就有“家”味
为切实把服务站建成退役军人的“家”,兖州区在示范型服务站创建过程中,着重凸显军味色彩,围绕“军”的主题,彰显“军”字特色,突出习近平总书记强军思想,做到习总书记照片题词上墙、英模画像上墙、工作制度和办事流程上墙、光荣榜上墙,营造了良好的政治文化环境。橄榄绿和迷彩元素让退役军人来这里就回忆起军旅生活,找到“家”的感觉,受到教育触动,找到初心本色,激发了退役军人的归属感、荣誉感和责任感。
积极探索了基层武装工作和退役军人工作的协同联动,在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的推动过程中,按照阵地融合、机构不减,队伍融合、人员不减,工作融合、职能不减的原则,打造从入伍到退役后全周期服务模式。已在漕河镇、小孟镇两个乡镇试点了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和镇武装部整合并运转了多半年,协同工作的成效十分明显,真正实现了关口前移、资源共享、人员优化、服务一体。
有娘“家”人就有“家”味
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之初,以兖州区编办的名义下发文件,要求各镇街优先安排退役军人身份的同志到服务站工作,发挥“老兵了解老兵、老兵信任老兵”的优势,和服务对象之间天然的拉进距离、方便沟通、产生共鸣,积极协调解决退役军人困难诉求,化解信访难题。目前兖州区的区、镇两级保障体系中,退役军人身份的工作人员占48%。对待所有来访对象,服务站工作人员均做到来有迎声、走有送声,一杯热水、一张座椅让服务对象受到尊重、得到关怀、感到温暖,亲切的问候和熟练的政策解答赢得了服务对象的理解和支持。
有归属感就有“家”味
紧紧围绕“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这一目标,常态化开展好“四尊崇”、“五关爱”、“六必访”工作,已成为区、镇两级党委政府的每年例行活动,“尊崇工作法”已在区退役军人事务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中得到普遍运用。除了落实好济宁市出台的退役军人免费乘坐公交车、退役军人免费游览景区等拥军政策,兖州区依托区镇两级爱国拥军协会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常态化开展各种关心关爱军人的拥军优属活动,今年以来开展各类座谈联欢、走访慰问、健康查体、创业指导等活动40余次,全区尊崇军人、优待军人的氛围空前浓厚。
能真情帮扶就有“家”味
“雪中送炭”的事情最能暖人心,兖州区把积极开展帮扶解困作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工作的重头戏,确保每名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的事有人问、有人管、有人帮,遇到困难问题有人解决。在各镇街全面开展“帮办代办”服务,凡涉及现退役军人事务的,由村级联络员全程代办,让退役军人“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跑。针对年龄偏大、行动不便、鳏寡孤独等优抚对象推行上门服务,切实让服务对象感受到党委政府的温暖。今年以来,兖州区共为11959名退役军人办理商业保险,已有9名退役军人获得了理赔,理赔金额总计达15600元;累计为退役军人及优抚对象家庭办理各类服务事项800余件次;累计发放困难帮扶基金49.46万元,创业扶持基金284万元。
下一步,兖州区将学习运用“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尊崇有氛围”的新时代“枫桥经验”,着眼于解决退役军人政策落实、服务保障最后“一公里”问题,努力实现“引领有高度、服务有温度、保障有力度、尊崇有厚度”的建设目标,推动示范型服务中心(站)建设持续提档升级。
|
|
上一篇:肥城市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退役士兵档案量化评分成绩及排序公示 下一篇: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军转干部适应性培训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