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红色山东

巾帼颂

来源:山东双拥报  时间:2019-04-30

图片1_副本.jpg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是毛主席为刘胡兰的亲笔题词,题词高度赞扬了刘胡兰临危不惧、宁死不屈的革命精神,刘胡兰可谓家喻户晓,可很少有人知道知道,在刘胡兰牺牲半年前,山东惠民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吴洪英与刘胡兰一样宁死不屈,最后被敌人用铡刀铡死,而且比刘胡兰牺牲的更为惨烈。

 

吴洪英1980年出生在惠民县何坊乡北部的王家湾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亲吴振元,兄长吴洪杨,都是勤劳、朴实的农民。十八岁那年吴洪英嫁给牛茁村同样的一名普通庄稼汉牛连奎。一个偶然的机会,吴洪英发现丈夫拥有一个特殊的身份。从此,她的命运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1937年7月,七七事变爆发,11月,日寇从沧州兵分两路,直扑惠民、阳信二县,惠民和阳信的国民党官员不战而逃。日军所到之处,奸淫烧杀,无恶不作,惠民的百姓在日军的欺凌下惶惶度日,苦不堪言。在这民族危难之际,牛连奎毅然参加了中共地下党组织,在牛茁村成立了秘密联络站,由他负责传递情报和上级文件,为了保守党的机密,牛连奎做到了 “上不告父母,下不传妻子”。但丈夫十天半月不回一次家,回来一次也是来去匆匆,可疑的行为引起了吴洪英的怀疑,牛连奎的主要工作就是随时观察当地日军的动态,打探到他们的兵力和活动情况后向上级党组织汇报,在丈夫的开导与影响之下,她逐渐明白了抗日救国的道理,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但理解丈夫,还主动支持、帮助丈夫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

 

一次牛连奎需要深入敌人设在惠民的兵工厂了解日军的火力情况,吴洪英便和丈夫一起化装成运粪的工人冒险进入兵工厂内部,牛连奎在近距离观察敌人火力的时候,吴洪英就推着粪车一边假装工作一边望风,夫妻二人配合默契,顺利完成了这个危险的任务。

 

日军投降之后,在共产党领导下,惠民县成立了各级人民政府。牛茁村也建立了自己的基层政权,这时的吴洪英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动员本村妇女参加妇救会,组织秧歌队、宣传队,带头控诉旧社会的黑暗,宣传新社会的光明。她还带领群众斗地主,反恶霸,使牛茁村的群众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因此,她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信,同时,也引起了暗藏敌人的强烈憎恨。1946年,国民党军队向山东重点进攻,新五军窜扰至道旭渡口,我黄河以南各机关纷纷迁往黄河以北,以诱敌深入。国民党反动派的飞机,每天从济南机场起飞,到惠民城上空盘旋轰炸,一时时局显得十分紧张。一些逃亡在外的国民党兵痞和地主、富农分子便组织了还乡团,趁机潜回,叫嚣着要打过黄河来,反攻倒算,当时组织上为保护惠民地下党组织曾下发通知要求吴洪英和牛连奎等人迅速撤离

 

1947年农历八月初七,国民党匪军司令王福成的部下班潘敏、刘子明等人组成的还乡团一百三十余人,在牛茁村伪保长牛士林的带领下,从阳信县的老官王村出动,下午三点左右窜进牛茁村。他们的口号就是“打进牛茁村,活刮牛连奎”。这次匪徒先派一部分人到地里往回赶人,他们谎称八路军到村里开会,民兵牛喜林见情况不妙,想逃离现场,回村报信,被一枪击中要害牺牲了。大家这才猛省:遇上了还乡团匪徒。牛连奎想出村已来不及了。他急中生智,就躲进秫秸攒里,他的儿子凤之越墙跳到西邻小学教师牛玉山家,躲了起来。

 

这时,几个匪徒闯进吴洪英的大门。为了转移匪徒们的视线,吴洪英故意进牛棚添草。匪徒们喝问吴洪英:

 

“牛连奎在哪里?”

 

“上新安镇了,昨天走的。” 吴洪英镇静地回答。

 

匪徒们哪里相信,就钻进牛棚里找,又进各屋里乱翻。

 

“他什么时候回来?”一个小头目问。

 

“说不定什么时候回来。” 吴洪英说。

 

那小头目“啪啪”打了吴洪英两巴掌,他们把吴洪英连推带搡,押到了街上。吴洪英出门一看,匪徒们正从各家各户往街上赶人,男女老少挤满一街筒子。农会会长牛树林、民兵牛之如被绑在一棵老槐树上。她迎面碰上了匪首班潘敏,这家伙正站在一块大石头上趾高气扬地乱指挥。他一听说吴洪英是牛连奎的妻子,狞笑着说:

 

“好啊!咱们今天是冤有头,债有主,该帐的还帐,欠债的还钱!你来得正好——把她给我捆起来!”

 

特务们七手八脚,把吴洪英五花大绑捆了起来。

 

敌人把她吊在一棵大树上,为逼她说出谁是共产党员、谁是积极分子用枪托和带刺的枣木棍子狠狠地殴打,鲜血浸透了她的衣裳可吴洪英紧闭双唇甚至连一声痛苦的呻吟都没有,气急败坏的敌人见她还是不肯说,便割下了她的耳朵,但吴洪英始终只有一句话: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气急败坏的敌人将她用铡刀铡死。

 

全村群众掩面而泣、泪如雨下。据村民们回忆,吴洪英的血把树周围的土地染得鲜红。那一年她才38岁,上有年迈的双亲,下有稚         嫩的孩子,而她却坚持着对党的信仰的执着,死在了敌人的铡刀之下。

 

吴洪英这个名字也许对很多人来说非常陌生,我们也从未见到过她的照片,在滨州市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的展馆里展出的也只是一张她的画像,画像上的吴洪英盘着农村妇女的发髻,笑容纯朴憨厚,吴洪英牺牲后牛连奎在惠民当地继续开展党的工作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惠民去世,终生未再娶妻。现代诗人亦舒在《致橡树》中写道: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在那样的战争岁月里,吴洪英和牛连奎用别样的方式传达着对彼此的爱,我们说: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在别人,一名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他们无愧于中国共产党这一荣誉称号。

来顶一下
@
返回首页
上一篇:杨子荣:甘洒热血写春秋
下一篇:莒南98岁老兵的峥嵘岁月:一生参加六次战役,九死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