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老退役军人事迹展】朱彦夫: 忠诚为党 一心为民的“人民楷模”
编者按:他们,从战火硝烟中走来,从铁血军营中走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叫退役军人。他们,生于不同年代,但一声“老兵”,就能激活魂魄和血脉。
昔日,他们立功军营,在千锤百炼中铸就了钢筋铁骨;如今,他们脱下军装,本色不改继续谱写精彩人生。
为充分展示淄博老退役军人优秀品质、良好的精神风貌,进一步营造关心爱护老退役军人的浓厚氛围,即日起,淄博市委网信办、淄博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鲁网淄博频道联合推出淄博老退役军人事迹展,陆续刊登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老退役军人事迹系列报道。
朱彦夫,1933年7月出生,山东省沂源县张家泉村人。14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战斗上百次,他10次负伤,3次荣立战功,在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中失去了四肢和左眼,是特等革命伤残军人。1957年起担任村党支部书记25年,带领群众治理荒山、兴修水利、发展教育,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山村变成了山青水秀的富裕村。为教育激励后人,他用嘴衔笔、残肢抱笔,历时7年,创作完成了两部震撼人心的自传体长篇小说《极限人生》和《男儿无悔》,被誉为“永远的战士”、“当代中国的保尔•柯察金”。获全国模范伤残军人、全国自强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道德模范、中国消除贫困奖感动奖、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等称号,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
“人民楷模”朱彦夫
踏上革命道路
1938年,日寇的铁蹄踏进了沂蒙山。日军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制造了沂源三岔、悦庄、鲁村无人区。1943年,朱彦夫的父亲被日本鬼子活活打死,他10岁那年,就参加了儿童团。
1947年5月,孟良崮大捷的消息传到了朱彦夫的家乡,14岁的朱彦夫瞒着母亲参加了华东野战军,随后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
在渡江战役中,朱彦夫积极报名参加了突击队,和战友们用一个连的兵力,俘虏了敌人一个营,荣立集体三等功。
194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上海战役,一举解放上海。在吴淞口战斗中,朱彦夫一人炸毁了敌人3座碉堡,身负重伤,荣立战功。战斗间隙,朱彦夫和新入党的战友在战壕里庄严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永远听党话,一生跟党走。
“人民楷模” 朱彦夫
顽强的“肉轱辘”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赴朝作战,17岁的朱彦夫随部队跨过鸭绿江。11月底,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悄悄进入朝鲜东北部的长津湖地区,包围了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12月,在争夺250高地的战斗中,朱彦夫所在连队冒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与装备精良的两个营敌人展开殊死搏斗。
攻占250高地,伤亡30多人,因三天未进食,进攻举步维艰,连长命令扔掉背包、挎包和缴获的鸭绒被等物,轻装突击,硬是拼上高峰,将敌人打下山去了。这一仗,全连包括能作战的伤员,只剩下52人。
第一天的战斗,敌人空陆合击,一天血战击退敌人多次冲锋后,全连仅剩19人,而且全都有伤。作为全连仅剩的无名党员之一,朱彦夫被连长任命为一排排长,作连干部候补。下午朱彦夫和战友们开始掩埋烈士、抢修掩体和交通壕,因为饥饿和冻土坚硬,抢修进度非常缓慢。
第二天凌晨,敌军的炮击又开始了,不到15分钟,就把战士们刚修好的工事炸毁了,朱彦夫被埋在了工事里,当他从土里爬出来的时候,看到了又有战友牺牲了,最后清点人数,有战斗力的只剩下五人。朱彦夫把五人分成两组,拉开间隔,把战友们留下的枪弹配好,每人一挺轻机枪,一支冲锋枪和一部分手榴弹,等着敌人的再次进攻。
2019年9月29日朱彦夫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朱彦夫的女儿朱向华、儿子朱向峰代替他领奖
第三天,敌人发起了猛烈的进攻,掷弹筒、迫击炮弹呼啸着砸上阵地。经过三天三夜的激战,朱彦夫和战友们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地进攻,守住了阵地,最后全连官兵都牺牲了,最后仅剩下他一人。
后来,增援的部队把重度昏迷的朱彦夫从雪中扒拉出来,送到战地医院。由于冻伤严重,朱彦夫的四肢必须截肢。这位钢铁战士在经历了47次手术,昏迷了93天后,几乎被宣布死亡的朱彦夫竟奇迹般地活了过来。
醒过来的朱彦夫下意识地想要摸枪,却从缠着眼睛的绷带缝隙里发现,自己的两只手没了,他又本能地想站起来,却竟然发现两条腿也没了,他已经成了一个失去四肢和左眼的“肉轱辘”。“天哪,我怎么会是这样?”朱彦夫使出全身的力气大声喊叫起来。病房里,所有的人都被他撕心裂肺地喊叫惊呆了。医护人员想安慰他,可又能说什么呢?都为他难过流泪。整整一个星期,朱彦夫不吃不喝。他想到死,但连死的能力都没有了。冷静后的朱彦夫心想,为了死去的战友,必须活下去。
2019年10月1日朱彦夫佩戴“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奖章拍照留念
1952年,朱彦夫被转到山东省荣军休养院。在这里,他虽然衣食无忧,处处受到专人护理照顾,但总觉得让人伺候一辈子,让国家养一辈子,心里不是滋味。倔强的朱彦夫萌生了回家的念头。他说:“成了‘肉轱辘’,可我依然是个战士。不能为国效力了,但绝不能再给国家增加负担,再给组织添麻烦。”
很长一段时间里,朱彦夫在“休养所里让人伺候一辈子还是回到家乡带领老少爷们一起过上好日子”之间,做着艰难的选择。他在日记中写到:“与其腐烂,不如燃烧”。朱彦夫不愿躺在功劳簿上虚度一生,他要让生命活得更有价值。
1956年冬,朱彦夫经过慎重考虑,做出了一个惊人决定:“不能让国家养起来,我要回家,要像个战士一样活着。”他主动放弃了省荣军休养院的特护待遇,毅然回到家乡张家泉村,开拓新的人生之路。
朱彦夫回到家乡后,从专人特护变为基本自理,吃饭、喝水、装卸假肢、大小便,这些在常人看来再平常不过的事,却成了横在朱彦夫面前一座座无法逾越的高山。为了不拖累母亲,他常常把自己反锁在屋里,忍受着各种困难和痛苦,练习生存的技能。
1958年朱彦夫与妻子陈希永、大女儿朱向华合影
为了练习走路,朱彦夫决定装上假肢,自己行走。开始装假肢走路的时候,朱彦夫经常摔倒,这时候他就大声唱《志愿军战歌》,嗓子哑了还唱,一直唱到不疼了。
为练习切菜,朱彦夫用嘴咬住刀背,再用断臂下压,一把菜切两三段,做生生吃,做熟熟吃。
在烧火做饭时,朱彦夫将柴草铺在灶口,断腿夹火柴盒,断臂夹火柴,划十几下划着后,迅速扔到柴火上,燃烧的柴火时常烧着他的头发和眉毛。
吃饭对朱彦夫来说难度更大,开始他不会拿勺子、捧饭碗,只好把饭菜洒在桌面上,然后趴上去舔食,后来用断臂夹勺挖饭吃,却很难送到嘴里去,经常洒一身、洒一地,寒来暑往,一遍遍地摔倒,一次次地爬起,就这样,朱彦夫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历经几年的磨难、锻炼,终于实现了生活自理,他又一次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朱彦夫老人十分热爱生活,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了老人养的兰草上面
共产党员的担当
朱彦夫回到家乡后,看到父老乡亲生活仍然比较贫困,他忧心忡忡,决心带领群众努力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他拿出自己的抚恤金,建图书室、办夜校,帮助农民提高文化素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他带领群众向贫困宣战,用坚韧不拔的意志,战天斗地的精神,打赢了“整山造地、打井引水、高山架电”三大战役。
从1970年开始,朱彦夫带领乡亲们经过7年奋战,动用人工8800多个,营造梯田78道,采石垒堰1800立方,挖土填地26000立方,新增耕地面积70亩,让贫瘠的荒山变成了良田。造地战役完成后,朱彦夫组建了治山造林专业队,封山造林,大力发展林果生产,果园面积达到60亩,花椒300余亩,桑园30亩,桃园10亩,造林绿化500余亩。
张家泉,原名张家庄,是个有名的缺水村,直到上世纪60年代末,别说浇地灌溉,就连吃水都是难题。为了挑水吃,村民得跑几里山路,去晚了只能舀点儿泥汤。整好的地需要水,荒山造林需要水,养家糊口更需要水,打井引水就成了朱彦夫要打的第二战役。
朱彦夫和老伴陈希永在一起管理花儿
1971年2月,大雪纷飞,滴水成冰。朱彦夫带领全村380多名劳力,分成7个施工组,昼夜不停地修建大口井。最后经过一个冬天的苦战,深15米、宽24米、长33米的龙王庙大口井终于竣工了。张家泉村有了历史上第一眼大口井。也就是从这时起,张家庄正式改名为张家泉。
朱彦夫带领乡亲们打的第三战役--架电,整整打了7年。在采购架电材料期间,由于村集体没有钱,朱彦夫就用全家这几年积攒的钱来支付。为了节省开支,他经常独自一人外出采购,由于在外奔波,他的假肢经常一捆在残腿上就是十几个小时,还要上下车,爬楼梯,腿经常被假肢磨破,化脓。
7年间,朱彦夫跑油田、去上海、闯西安、下南京……先后79次外出,行程7万多里,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备齐了价值20多万元的架电材料。
朱彦夫在给孩子们讲述村庄的创业史
从1978年3月到6月,全村40名青壮劳力齐上阵,把一根根12米长 1800多斤重的水泥杆抬上山,12月份,全长10多公里的高压线路跨过一道道山梁,一道道沟壑,终于接到了村里。通电那天,张家泉村村民都守在电灯下,眼瞅着,守了整整一夜。
从1957年到1978年,朱彦夫带领全村干部群众,战严寒、斗酷暑,用21年的时间,使张家泉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使张家泉变成了“山顶松柏戴帽、山间果树缠腰、山下粮丰林茂”的美丽乡村。
|
|
上一篇:“追忆峥嵘岁月 传承红色基因”东营市老退役军人纪录片展播——东营市抗美援朝老退役军人潘希民 下一篇:“活界碑”魏德友—— 心中有信仰 脚下有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