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市优秀退伍军人邵本道:在他眼里群众利益比天大
金秋九月,记者来到乳山市夏村镇邵家村,见到了由邵本道捐资修建的1200平方米的“本道健身广场”,耳闻目睹了邵本道一生历尽艰辛,却始终爱国拥军、无私奉献的优秀品格,感受到了邵本道老人平凡伟大、普通高尚的凡举善心。
“这辈子能为乡亲们办点好事,满足了”
2013年8月18日清晨6点,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催醒了邵家村村支部书记邵洪寿,来者是邵本道。
“我要把我攒的所有钱都交给党,用这钱给村里办点事吧。”邵本道的话,让邵洪寿吃了一惊。因为他知道,邵本道生活非常简朴,平时一分钱都要算计着花。
“大爷,您的钱攒得不容易,还是自己留着吧,村里不能要您的钱。”邵洪寿劝着老人。
“我都想好了,一共30.5万,存单我送到村信贷员那儿!”老人话不多,语气却非常坚定。
邵洪寿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30.5万元,在这个穷乡僻壤的小山村,没有几家能存下这么多钱。
1万、2万……当18张存单摆在面前时,邵洪寿才真正相信,也彻底震惊了。这是老人省吃俭用的毕生积蓄呀!
小山村一下子炸开了锅。村民们谁也没有想到,一位平时日子细得“抠门”的老人,竟然做出这样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村民们被深深感动了,邵本道的邻居、61岁的王淑凤流着泪说:“这笔钱是怎么攒下来的我们清楚,是一分一分从牙缝里省出来的。”
全村人都知道,邵本道会过日子,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邵本道的家在村东北的老房区,青石砖砌的院子和四间屋子利索干净,让人想象不到这是一位年过八旬老人的居所。
屋里,看不到一件像样的家什:灶台上放着一个锔过的面盆,盛水的舀子衔接处用铁丝固定着,残缺的茶壶也是用锡纸弥了又补……老人家里,每一件物品都是缝缝补补。
村民们说,老人不抽烟不喝酒,好东西不舍得吃一口,抠了一辈子。
邵本道家里没有几件电器,就连电风扇也不舍得用,经常一年用不了几度电,还没有电表自身耗的多。和邵本道做了几十年邻居的邵杰,就把老人的电表撤了,把电线接到自己家里。邵本道喜欢喝茶,但为了节省,他每次都把泡过的茶叶再煮一遍,说是煮的茶叶别有一番滋味。
村里的小商店离邵本道家几十米远,但他一年去不了几回,每次买挂面都是捡最便宜的那种。他给自己定的伙食标准是一日三餐不超过三块五。
邻居们知道他其实不缺钱,每月的退休金有3000多元。留着钱不花,还能把钱带到棺材里?
大家也猜测,他小时候过惯了苦日子,勤俭惯了,不懂得享受。但没人知道,邵本道早就默默立下志向,他要尽其所能回报党和人民的恩情。“这一辈子,能出份力为党组织、给乡亲们办点好事,也就满足了。”
“我只是做了一名党员应该做的事”
“我的钱都是党给的,我不给党给谁呢?”这是邵本道的捐款初衷,实在的话语平凡而伟大。
邵本道识字不多,但却把入党誓词背得滚瓜烂熟。在他的炕头上,放着一本翻烂了的《新华字典》和一本乳山市委组织部2013年7月印制的《党员纯洁性教育活动学习手册》。
1929年,邵本道出生在邵家村一户贫苦人家,父亲瘫痪后母亲离家出走。为了养活卧床的父亲和妹妹,8岁的邵本道出去乞讨,直到13岁时父亲去世。之后,邵本道还做过长工,靠吃百家饭长大。
“我要跟着共产党!”十几岁的邵本道就下定决心坚决拥护共产党。不到18岁,邵本道就到部队报名参军,但由于个头小,连续四次都被拒绝了。1947年春天,19岁的邵本道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一名炊事班战士。
邵本道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后转战福建剿匪,头部受过重伤。由于表现优异,在参军的第二年,邵本道就加入了党组织。
60多年里,“我是一名党员”这句沉甸甸的话里透露出来使命感,充满邵本道的内心,激励着他一心向党,永远跟党走。
1954年,退伍回村后的邵本道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带着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党员品格,投身到家乡的经济建设中。
“本道最舍得遭罪,每天第一个起来干活,最后一个睡觉,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提起当年,和邵本道同一个生产队的邵洪连记忆犹新。话不多、不惜力、不偷懒,大家对邵本道的印象深刻。
1958年开始,邵本道先后被安排在离村几十里的大顶庙铁矿和海阳滑石厂工作,不管在哪个岗位,脏活累活他抢着干,一干就是20多年。
1985年,企业倒闭后,邵本道再次回村务农。他没有怨天尤人,更没有向组织讲条件、要待遇。他为人正直,做事讲原则、讲党性,在党员的标准上不含糊。
前几年村里换届选举,有的村干部就到邵本道家做工作,希望投自己一票。不论是谁,邵本道态度都非常坚决:“谁心里装着老百姓、为老百姓办实事,我就选谁。”
邵本道说,党员就是群众的主心骨,要站得直、行得正。
抱着这样的信念,作为村里党龄最长的老党员,每一次村里召开党员会议,邵本道一次不落,风雨无阻。
60多年,平时对自己近乎苛刻的邵本道,未落下过一次党费。邵洪寿回忆,一次村里晚上开党员会,邵本道忘记拿党费,80多岁的他冒着大雨,当天晚上就把党费交上,谁也劝不住。
邵本道家的相框里,镶着两张奖状,奖状虽然被照片覆盖着,但仍可看到上面的字迹:“先锋模范、优秀党员”。
“只要是为百姓办好事,钱不够,我再攒”
邵本道身体硬朗,耳不聋、眼不花。村民们说,这个老人闲不住,自己的事不上心,村里的事、群众的事却都挂在心上。
邵本道却说:“我觉得共产党对老百姓好。我是党员,也得对乡亲们好!”
邵家村是一个山区大村,430多户村民。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村里地少,粮食产量又低。从企业回村的邵本道,靠着自己的力量跑到山里开荒,东山三分,西山两分……邵家村的山角旮旯里,随处都能见到邵本道的身影,一锨一镢地,他硬是在荒坡上开出了十几亩地。
自己跑出去七八里地开荒,而村里分给他的好地块,他却让给了别的村民。
邵家村山路较多,由于年久失修,一下雨就坑洼不平,影响村民出行。邵本道就推着一个小车,带上工具,一锄头、一铁锨地填土,愣是修出好几条山路。当时的村支书看到这些,要给他些报酬,邵本道坚决不要,说这些都是自己应该做的。
邵家村有一条穿村河,河道虽宽,但因长年未整治长满了齐腰深的杂草。2011年7月,在百年一遇的暴雨侵袭下,河水漫过河堤让不少村民家中被淹。
邵杰至今依然清晰记得那年的场景:河水刚刚退去,他就看到邵本道在河道里艰难地割着河草,一直割了100多米远。看着已经83岁的邵本道的身影,邵杰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不少村民受老人的感染,纷纷趟进河道,一起割草。
“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是党和政府照顾我,让我成了五保户,解决了生活上的困难。”说到这,老人的眼眶湿润了。
村里几任党支部书记都非常关注邵本道老人的生活。尤其是邵洪寿,隔几天就要上门坐坐,拉拉家常。今年天气热,邵洪寿看到邵本道经常吃剩饭,就不顾老人的推托,硬是给他安了一台冰箱和电风扇。
今年4月,邵本道的老伴去世。邵洪寿和村民们一起,跑前跑后,给老人办理了后事。
感受到党的关怀和乡亲们的关心,邵本道一心要尽己所能为村里做些什么。当他看到周边越来越多的村环境整治得像城里一样,他就决定捐出全部积蓄,为改变村里的环境多尽些力量。
邵家村村委将老人的捐款设立了专户,专门用于村里的公益事业。经过和老人商议,全体村民一致同意用这笔钱先建一个健身广场。“我们要让老人的每一分钱都花得明白,让老人放心。”邵洪寿说。
邵本道说:“只要是为百姓办好事,钱不够,我还攒。”
|
|
上一篇:退役军人保障法草案开始征求中央和地方单位意见 下一篇:退役军人事务部部署做好自主就业退役军人接收安置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