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河最美最退役军人⑦丨赵立常:老兵退伍不褪色 军魂焕彩“马里奥”
来源:大众网 时间:2022-08-30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董良坤 见习记者 秦雅琨 通讯员 杨建 齐河报道
个人档案:赵立常,男,汉族,52岁,山东齐河人,1970年6月生人,1989年3月入伍,1991年12月退伍,进入山东齐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中共党员,高中学历,现任应急抢修部部长。
退伍不褪色 管钳成为新“战枪”
充满机油味道的办公室虽然简单,但被打扫得干净整洁。桌上的资料、水杯等物品摆放得整齐有序。赵立常不健谈,回答问题总是简单干脆,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他的女儿曾经问过他:“爸,你这么辛苦,要不换个岗位吧?”。他告诉女儿:“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管钳就是我新的‘战枪’。做人,就要永葆军人的本色,当兵,我要当一名好兵;回到地方,我就要做一个最好的工人,为实现中国梦做出新的贡献。"
赵立常是山东齐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管道维修工。1970年出生的他,1989年应征入伍,分配到济南军区某坦克师服役。在役期间,他先后当过通信员、饲养员,也跟着部队搞团建,自己挖士打胚烧砖盖营房,磨炼出中国军人铁一般的意志。
1992年,他从部队复员分配到齐河县自来水公司当了一名管道抢修工。管道抢修和当兵握枪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但道理是相通的。只有勒奋刻苦,才能技艺加身。赵立常在干中学,学中干,逐渐成为一名精通管道维修的业务骨干。正是凭借退伍军人的一身胆气、一身硬气,赵立常在管道抢修这个岗位上干出了“乍眼一看很平凡,仔细一瞧吃一惊”的境界。
荣誉源于平凡中的积累
1999年1月被评为先进工作者;2000年1月被评为先进工作者;2005年3月被评为先进工作者;2006年2月被评为先进工作者;2009年1月被评为先进工作者;2020年1月荣获“突出贡献奖”……赵立常的荣誉很多。他说,荣誉都是从平凡普通中积累而来的,是实实在在的“日拱一卒”。
他经常是没白没夜地上班,在管道抢修中,他好几次不慎掉进作业坑下面约一米深的地沟。一次,他因为雨天地面太滑而摔进地沟,腰部受伤后仍然坚持到抢修完成,恢复正常供水后才回到家简单的贴了一贴膏药。
如今,集团改革,编制及部门进行调整,赵立常被调到应急抢修部担任部长,但无论身居何位,他骨子里的“军人情怀”从未减弱,“工匠之心”从未停歇,依然坚守在供水抢修的一线上。
在单位最困难的时候,有人看中赵立常的一身绝技,想要用高薪把他挖走,然而他不为所动。他说:“单位培养了我,‘供水’成就了我,我的满身荣誉,只能在这里闪闪发光。"
2019年期间,赵立常在工作之余,坚持学习,经支部推荐,通过政审、考试、考察等环节,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中共党员。
有一天夜里,完成一次抢修工作后,赵立常刚刚回到家准备吃饭,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突然响起“开泰小区的供水管道阀门出现故障,整个小区都停水了,请你们快来!"放下电话,赵立常立刻召集抢修部的同志们们赶往现场,经过检查发现,供水管道阀门已经严重损坏必须立即更换,需要下井作业。但是,井下已经灌满水,寒冷的冬天更是冻得人直打冷颤。"我身材小,我下去,先把水排出一部分!”赵立常说完,便脱下鞋子,钻到一米多深的阀门井下,边抽水边跟换阀门。干了近一个小时,阀门终于换好了。完成这些事后,他才从阀门井里上来,一下子瘫坐在地,几近昏迷。"歇歇就好,你们快去开阀门送水!”缓了好一会儿,他睁开眼说。那一年,赵立常49岁。
21世纪初,齐河县老城区的供水管网基础比较薄弱,加上城市建设施工等人为损害事件频发,供水管道损坏时有发生。当时,从部队退役之后,赵立常在县自来水维修班工作,"管道抢修任务繁重,吃苦受累在所难免,以后这些苦活累活,还是我们来带个头吧!”这是赵立常经常说的一句话。“用水有困难,就找‘马里奥’。”因为抢修队开展抢修工作都与管道有关,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他们为“超级马里奥”。
赵立常,在部队里没有成为将军,在单位却成了“脊梁”!这样的退役军人,无愧“最美”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