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彩河南人”第四届最美退役军人候选人产生
1月6日,记者从“出彩河南人”第四届最美退役军人宣传推介活动组委会获悉,河南省第四届最美退役军人20名候选人已正式产生。
“出彩河南人”第四届最美退役军人宣传推介活动,由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河南省军区政治工作局联合主办,河南广播电视台、河南日报社协办,河南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承办。活动旨在选树一批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与党同心、跟党同行,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各个历史时期,坚守工作岗位,强化政治担当,在本区域本行业本系统中取得显著成绩,为经济社会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退役军人先进典型。通过宣传推介活动,宣扬先进典型事迹,讲好退役军人故事,展现退役军人可亲、可敬、可爱形象,教育引导广大退役军人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忘初心、永葆本色,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激励广大退役军人唱响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主旋律,以昂扬精神状态和务实工作作风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
宣传推介活动启动以来,全省各地和省直单位高度重视、积极参与。组委会办公室共收到参评事迹材料85件。组委会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按照“政治过硬、品德良好、事迹突出、群众公认、遵纪守法”标准,组织初评,确定了20名候选人。
公众可通过河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官网、“大象新闻”客户端,为心中的最美退役军人点赞。公示期限为2023年1月7日8时—1月11日20时,公示期间大家如对被公示对象有异议,可通过电话或信件反映。收信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东明路181号河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邮政编码:450003,监督电话:0371-68060730。
附:
“出彩河南人”第四届最美退役军人候选人
公示材料
(按姓氏笔画排序)
01.马增杰, 男, 汉族, 1949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1968年2月入伍,1985年1月退役,现任许昌市魏都区西关办事处矛盾调解员。方便群众,热心服务,牢记习总书记说过的:“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为了方便群众,把联系方式公布到社区,使群众好找、好见面、好说话,真心实意为群众做工作。18年以来,共调解处理化解矛盾2000余起,为民服务的热心事迹多次被电视台、电台等媒体报道,得到了群众和领导的好评。先后被评为“河南省优秀社会法官”“河南省优秀调解员”“中国好人”等。
02.牛伟鹏,男, 汉族,1972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1990年12月入伍,1993年12月退役,现任新乡市河南富景家具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负责人。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开展“党建+脱贫 ”,设立原阳县产业就业扶贫基地和“百企万户工程示范点”,帮扶贫困人员1297人。抗击疫情,参与救灾,为原阳疾控中心和受灾地区捐款捐物10万余元。成立新乡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示范基地,累计为570余名退役军人提供就业信息,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12期,培训退役军人287人次,安置就业167人,提供就业岗位上百个。志愿行动,服务社会,积极组织成立“原阳县守护黄河老兵志愿服务队”并担任大队长,服务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自己出资购置皮划艇、冲锋舟等装备,随时准备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故等。荣获“河南省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三等奖”,被评为河南省第九届优秀退役军人等。
03.王辉,男,汉族,1974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1992年12月入伍,2004年10月退役,现任河南省医保局办公室副主任、驻济源示范区王屋镇太洼村第一书记。在急难险重中主动担当,在乡村振兴中善做善成,在为民服务中彰显初心。短短两年时间,将一个省定集体经济薄弱村建设成为济源示范区集体经济发展先进村和济源示范区市级文明村。在工作中树立了驻村第一书记坚守初心、使命必达、亲民为民、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良好形象,连续两年被省委组织部评为年度优秀工作者,被评为河南省优秀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经验做法和成效先后被人民日报、人民网、学习强国、河南省人民政府网、河南广播电视台、新闻头条等多家媒体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赞扬。
04.王登波,男,汉族,1968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1984年10月入伍,1988年1月退役,现任三门峡市焦村镇罗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投资130多万,建设矮砧高纺锤型苹果高科技示范园,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果树栽培采用国际最先进的矮砧集约模式,栽植组培脱毒M9T337自根砧苹果苗12000株,配套栽培措施为地膜覆盖、生草技术、起垄栽培、微喷灌溉、生物菌肥、绿色无公害生物杀虫技术等。带领村民发展高标准苹果产业,为灵宝苹果产业第二次飞跃做好带头引领作用。围绕生态种养内循环模式,发展罗家产业。经过不懈努力,目前发展至苹果示范园400余亩,生态养牛场2处(1400平),生态牛存栏320头,资金互助总资金量达800余万元,流转土地1200余亩,种植草料,生态发酵床养猪80余头。推行“合作社+基地+农户+大学生创业”经营模式,采用“六统一分”经营模式服务群众。先后被评为“灵宝市劳动模范”“三门峡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等。
05.卢森林,男,汉族,1971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1989年3月入伍,1993年12月退役,现任商丘市出租车行业新时代雷锋车队队长。出租车行业从业已超20年,多年来秉承“敬业奉献”精神,以身作则为商丘市出租车行业塑造新风尚。多次带领家人参加退役军人雷锋团慰问老兵、抗洪救灾、义务交通站岗、退役军人义务献血、慰问敬老院、看望伤残困难家庭等众多爱心公益活动。妻子加入出租车行业来,坚守拾金不昧、乐于奉献精神,主动归还乘客手机30余部、钱包4个、现金一万余元、银行卡数张;从2003年第一届“爱心送考”同丈夫一道连续爱心送考18年。两个女儿也在父母的影响下,于2018年登记成为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自此一家四口成为全市第四个签订器官捐献申请书的家庭。先后被评为“河南省五好家庭”“全国五好家庭”等。
06.李宝山,男,汉族,1970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1991年12月入伍,1993年12月退役,现任中原银行平顶山分行员工。牢记初心使命,永葆军人品质,工作兢兢业业,乐善好施,慈心为民,默默奉献。2016年创办了平顶山市“日行一善爱心粥”,共计6家粥店。他以军人的铁血本色,扫除艰难险阻,每天坚持为环卫工、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上千人免费提供早餐,固定志愿者达上百名,服务就餐达百万人次以上。资金不足时省吃俭用给予垫付。组织参与贫困家庭及困难退役军人送温暖、助学、助残、助困等爱心活动。为抗疫一线工作人员,免费提供爱心午餐达3638人次。2021年助力抗洪救灾发动捐款、改善环卫工人就餐情况、做好排水清污等工作。先后被评为“平顶山市道德模范”“平顶山市最美退役军人”等。
07.李恒,男,汉族,1966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1984年10月入伍,1989年10月退役,现任南阳市恒利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坚守“昔日军营做标兵、今日归乡助扶贫”的信念,发挥龙头骨干企业引领带动作用,推行“公司+基地+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直接带动退役军人1200余人,间接带动15000余人从事该产业的发展,形成前有充足原料供应、后有精深加工的产业扶贫模式。带领公司班子成员每逢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对驻地部队、消防官兵进行慰问,目前已争取落实慰问资金累计600余万元。先后帮扶100余名退役老兵就业、30余名退役军人家庭创业,累计发放退役军人再就业工资300余万,实施退役军人子女公益助学资金120万。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第一时间冲锋在前,累计捐赠价值4000余万的物资,为抗疫一线的工作者们提供营养补给和防疫物资支持。先后被评为“南阳市最美退役军人”“南阳市诚实守信道德模范”“河南省十大诚信之星”等。
08.刘春江,男,汉族,1997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2014年9月入伍,2018年3月退役,现任周口市淮阳区王店乡刘老家行政村党支部书记。2019年刘春江当选党支部书记后,为了改变落后的贫穷面貌,大胆引进山东紫皮大蒜等新品种,种植面积占全村耕地面积的60%,人均0.5亩,亩产效益达到3000元左右。积极扶持本村的大蒜收购个体户3家,带动全村种植大蒜1500多亩,逐步使大蒜种植成为了村支柱产业和主要收入来源。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展现出了“90后”干部的担当,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刘老家行政村先后荣获淮阳区环境卫生整治先进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先进村等荣誉。
09.李强,男,汉族,1985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2003年12月入伍,2018年6月退役,现任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第四监管分局四级主任科员。2020年以来,带队累计检查药品、医疗器械企业272家次,完成中药生产、疫情防控用医疗器械等12项专项整治,办理案件20起,收缴罚没款471.7万元,没收不合格口罩29.2万只、药品11.4万盒,依法移送公安机关2起非法经营药品重大案件,涉案金额1675万元,刑事处罚16人。在“我为群众办实事”“万人助万企”活动中,为13家企业专项解读法律规范,指导40家企业做好许可证换发,为35家企业解决质量管理难题。疫情防控期间,多次到郑花路社区、明德街社区一线,协助组织核酸检测、测温扫码、环境消杀等志愿活动。商丘市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多次带队逆行出征,帮助商丘市6家疫情防控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紧急恢复生产,保障商丘市疫情防控用医疗器械市场供给。先后被评为河南省药品监管系统“两品一械”案件查办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基层党务工作者”等。
10.刘瑞强,男,汉族,1965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1989年7月入伍,1992年1月退役,现任濮阳市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带领中国援埃塞俄比亚第22批医疗队16名队员逆行出征,2021年11月28日圆满完成援外医疗任务。因为埃塞局势动荡不安、第四波疫情肆虐,医疗队11人已顺利回国,按照国家卫健委、中国大使馆的要求,作为医疗队长,他毅然带领5名队员留守阵地。因医疗队表现突出,央视国际频道对其进行专访。在参加援外医疗队前,父亲已肺癌晚期,为了带领团队圆满完成任务,他只能忍痛启程。到埃塞俄比亚数天后,父亲不幸逝世,作为唯一的儿子没能陪在身边,成为他永远的遗憾。先后被评为“河南省青年岗位能手”“对外合作交流先进工作者”等。
11.杨小周, 男,汉族,1958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1976年12月入伍,1980年1月退役,现任郑州巩义市涉村镇北庄村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为解决本村世代缺水的状况,带领村民从海拔1000多米的黄家山凿洞引水。早年为筹集资金,卖掉妻子的长发,拿出家里的口粮,从信用社贷款两万多元。为节省经费开支,他带领工人深山扎营,吃住在工地。历经600多个日夜奋战,终于打通了一条916米的引水隧洞。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播出他的事迹后,引起强烈反响,被誉为“当代愚公”。为帮助群众致富,他发挥村生态优势和红色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旅游,促成投资2亿元打造民宿项目—“石居部落”,成为巩义市发展农村旅游产业的一张靓丽名片。石居部落荣获第一届全国民俗博览会“优质民宿推荐奖”、河南省最佳特色民宿奖,年接待游客5万多人次,入住游客达1万多人,就近安排30多名贫困户、返乡青年就业。先后被评为“河南省劳动模范”河南省“十大最美村官”等。
12.陈杰,男,汉族,1972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1990年12月入伍,2007年12月退役,现任哈密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援疆)。作为第十批河南援疆干部,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不遗余力开展帮扶工作,促进豫哈两地交往交流交融。一是产业富疆贡献“豫力量”。协助编制多个“十四五”援疆项目规划,先后促成20多家企业到哈密考察投资,协议投资额80多亿元;组织协调在乌鲁木齐、郑州、洛阳、哈密四地网上招商推介活动,促成“云上签约”项目8个,签约金额36亿多元;协调组团参加第五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签约合作项目7个,总金额117.58亿元。二是民生惠疆彰显“豫关爱”。新疆疫情关键期,向河南省政府发函汇报争取,为哈密市、兵团第十三师捐助价值1000多万元的医用防疫物资;协调河南省总工会持续开展“消费援疆”活动;协调郑州地铁集团,开通满载新疆和哈密元素的河南援疆地铁“哈密号”专列3列,极大激发了河南人民人人来新疆旅游、来哈密打卡的消费热情。三是文化润疆承载“豫深情”。积极协调,拓展豫哈两地文化“走出去”和“请进来”平台,举办双向文化交流活动30余场次,促进河南与受援地的文化交流;邀请河南省政府有关人员对哈密市和兵团第十三师新星市政府系统人员开展公文处理培训2场,1000余人接受培训;组织豫哈两地3.5万名青少年通过视频、书信共叙友情,受援地1800名学生通过夏(冬)令营赴豫感受中原文化。2021年7月,河南多地发生洪水灾情,他组织将各族群众先后捐助的1700多万元现金和价值360万元的物资,星夜驰援至河南,支持河南灾后重建工作。先后被评为“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等。
13.陈强,男,汉族,1981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1999年12月入伍,2007年12月退役,现任信阳市祥隆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带领员工建造工程、铺路整治,设身处地为人民谋幸福,受到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谭家河乡镇不少村民的青睐。在谭家河乡镇扶持当地花卉大户,为建设乡村振兴扶贫工作做出贡献,带动了当地大批村民在花卉基地务工。谭家河乡镇村民家境清寒,以运输茶叶来维持生活,居住环境极其恶劣,门前山高石头多,出门就滑坡,他提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方案,铺出了通往山里的道路,架通了三相电,最终带领村民走上了小康之路。在做土地整治过程中,发现谭家河乡镇五百多户村民出现饮水困难问题。他为村民寻水源修道路,在山顶建造了一座储水6万立方米的蓄水池,彻底解决了村民饮水难的问题。
14.张德山,男,汉族,1968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1986年11月入伍,1991年12月退役,现任漯河舞阳县文峰乡李斌庄村党支部书记、合作社理事长。在疫情防控、乡村振兴、见义勇为、帮助困难群众等方面表现突出。捐款捐物近万元资助一名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引导带动27名退役军人发展香菇种植产业,为贫困户无偿传授香菇技术,带动本村90%农户发展种植香菇达1100万棒。下定决心要靠香菇带动群众致富,经过多年的钻研,摸索出一套成熟的种植经验,引导带动周边20多个乡镇发展香菇种植,以李斌庄为中心形成豫中南香菇产、供、销基地,种植成功率达到98%以上,被群众称为“香菇大王”。2022年,香菇种植扩增300万棒,村里新建保鲜库8座,引进新品种2个,招来大型香菇收购商5家,村里的“小香菇”正在发展“大产业”,走向国际“大舞台”。村里的香菇产业先后被《人民日报》、河南广播电视台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村党支部被评为“河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个人被评为“漯河市最美退役军人”,荣获“河南省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三等奖”等。
15.周延涛,男,汉族,1994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2012年12月入伍,2018年10月退役,现任鹤壁市浚县消防救援大队云溪路消防站一班副班长。退役不褪色,从事消防救援工作以来,参加灭火救援700余次,营救被困群众200余人。2021年抗洪期间共救出被困群众30余人,帮助转移疏散200余人。抗洪时期他和爱人共同帮扶关爱受灾群众,危难时刻将婚房改成“特殊安置点”,收留一家五口。无论是灭火救援、防汛救灾,还是疫情防控工作中,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军人本色。先后被评为鹤壁市“最美家庭”“文明家庭”、河南省“最美家庭”等。
16.和有禄,男,汉族,1964年1月出生,群众,1984年1月入伍,1988年1月退役,现任焦作市温县和式太极拳学院院长。多年来,致力于传播和发展和式太极拳,先后编著出版《和式太极拳谱》《和式太极拳十三式》等。数次参加或率队参加国家和省市举办的太极拳比赛交流活动,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09年和式太极拳被河南省政府批准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4年和式太极拳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退役后,致力于太极拳的研究与推广,为“太极拳”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积极践行军人作风,每年自主开展走访慰问困难退役军人、帮扶援助困难大学生、助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等活动。先后被评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河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优秀传承人”等。
17.郭武军,男,汉族,1954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1972年12月入伍,1977年2月退役,现任洛阳市国武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一名退役45年的老兵,一直戎装在心、扛责而行,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成立伊川县洛成退役军人服务协会,广泛开展拥军优属活动,主动服务和帮助退役老兵、现役军人家属数千人,累计捐款捐物200多万元。疫情暴发后,先后三次筹资8万元购买防疫物资,送给伊川县防疫站点、一线防疫人员,主动承担抗疫责任。为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三线建设”精神,2020年以来,自筹资金30余万元建成原工程兵五十四师光辉历程纪念馆,收集各类藏品400余件,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2022年4月该纪念馆被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授予“洛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他本人被聘为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常务理事。义务担任多所学校的思想政治辅导员,多次为青少年讲党史、军史、社会主义建设史,增强了青少年爱党爱国爱军的责任和担当。他的事迹先后被中央电视台、凤凰网、河南日报、洛阳日报、洛阳电视台、党报头条等新闻媒体广泛报道。被评为“洛阳市第三届最美退役军人”等。
18.郝涛,男,汉族,1983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2001年12月入伍,2003年11月退役,现任国网郑州供电公司不停电作业中心副主任、“雷锋号”电力抢修队队长。退役以来,始终将军人本色展示在参与的各项重大任务中。2021年郑州7.20特大暴雨发生后,他和6名队员组成“突击队”,冒着齐腰深的洪水为发电车探路,10小时抢通郑大一附院ICU供电,16小时抢通郑州铁路局调度指挥中心供电。2020年疫情期间,带领“雷锋号”迅速投入抗疫情保供电的第一线,完成100余次配网抢修任务。2019年武汉军运会期间,带队参与在陆军士官学院的保电工作。担任不停电作业中心副主任以来,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2021年组织完成带电作业8651次,配合各类重大保电出动应急保电装备259台次。作为队长带领的“雷锋号”电力抢修队,其事迹被中央电视台等各级媒体累计报道近千次。先后被评为“河南省劳动模范”“河南省青年岗位能手”等。
19.徐泽波,男,汉族,1962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1979年12月入伍,1983年12月退役,现任驻马店市乐山商场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任职乐山商场以来,商场销售额由1984年的530万元到现在的近5个亿,上交税利由1984年的15万元到现在的一千多万元,安排就业岗位由1984年的150余个到现在的近千余个,其中退役军人、待业青年等500余人。2020年疫情暴发以来,对商户及门面租金进行了减免优惠(因疫情商场让利租金达1000余万元),确保了商场合作商户95%以上的稳定,准时、足额发放全员工资,社保、公积金如期缴纳,彰显了企业担当。作为企业带头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践行使命担当,助力基层疫情防控工作,组织企业捐赠现金105万元以及党员捐款全力支持疫情救助,筹集价值数万元的牛奶、面包、军大衣等食品物资,慰问街道、社区防疫一线工作人员,助力疫情防控工作,尽一份社会责任。先后被评为“河南省劳动模范”“河南省优秀青年企业家”等。
20.黄海龙,男,汉族,1982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2001年12月入伍,2006年11月退役,现任开封市森海人力资源有限公司负责人。退役后,投身自主创业之路,带领森海公司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年营业额已超过2.7亿元,每年缴纳税费超150万元,缴纳社保近500万元。2021年发生洪涝灾害后,第一时间为一线抢险救灾人民子弟兵捐赠了短裤、背心、沐浴露等价值3万余元的生活物资,并为灾区群众捐赠10吨洋葱,受到开封市委领导高度赞扬。随着防汛救灾工作的推进,又为尉氏县受灾群众捐赠消毒水50桶、饮用水500件,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为驻汴部队捐赠军帽和生活物资,总价款逾22万元。在公司经营过程中,一直心系退役军人,努力将森海公司打造为退役军人就业的优质平台。先后荣获开封市“五一劳动奖状”、开封市“五一巾帼奖状”等。
|
|
上一篇:“能人带头” 致富不愁——记云南省宁洱县退役军人魏学强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