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退役军人

“我和雷锋有个约定” ——88岁老兵赵明才与雷锋的故事

来源:中国军网  时间:2023-02-17

f33455c0c571db400af20276d8f3c7c8.jpg

  春节刚过,军休干部、南京市原溧水县人武部政委赵明才迎来新的忙碌。

  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作为当地家喻户晓的学雷锋“代言人”,许多社会公益组织、中小学校“奔着他而来”,请他讲雷锋故事。

  一身老式军装,胸前挂满各类奖章、纪念章,每当讲起记忆中的雷锋,88岁的赵明才总是腰背挺直,满面红光:“我1960年11月认识了雷锋。他个头不高,一张娃娃脸,笑起来有两个酒窝,说话嗓门大,还带着浓重的湖南口音,阳光活泼的样子,叫人打心眼里喜欢……”

  从与雷锋的3次相遇讲到学习雷锋的誓言,从走南闯北弘扬雷锋精神讲到打造“雷锋文化馆”,一场场热情洋溢的宣讲结束,学了一辈子雷锋、做了一辈子雷锋的赵明才,也成为人们争相合影留念的“偶像”。

  “不是靠雷锋沾光,而是要为雷锋争光。”如同挂满胸膛的奖章一样,60多年来,“雷锋”两个字挂在赵明才的心头,始终有沉甸甸的分量。

“一根藤上的两个苦瓜”

  赵明才家客厅显眼处,挂着一幅名为《促膝相约》的画作。画面中,赵明才和雷锋相依而坐,亲密无间。这是一辈子用画笔“讲述”雷锋故事的杨宝威专门赠给赵明才的。他们都是雷锋生前战友。

  雷锋与赵明才约定了什么?还要从两人的3次相遇说起。

  1960年11月8日,时任原沈阳军区工兵七团排长的赵明才,作为军区学习积极分子,与工兵十团节约标兵雷锋,同时出席军区工程兵党委召开的政治工作会议。赵明才作了学习体会报告,雷锋作了忆苦思甜报告,他们双双被树为标兵。

  同住一间屋,雷锋给赵明才留下深刻印象。“刚被领进房间,他就热情地给我倒水,让人感觉很亲近”“晚上聊起家常,我讲起自己12岁当放牛娃、父亲被地主折磨致死、妹妹饿死在母亲怀里的经历,雷锋听得很同情,说我们是‘一根藤上的两个苦瓜’”“雷锋喜欢看书,边看边跟我交流。他在书的空白处写下‘活着就是为了别人更幸福’。我竖起大拇指,拍着床铺说了声‘很好’”……

  “我略长雷锋几岁,他一口一个‘赵排长’,我喊他‘小雷锋’。”第一次相遇,赵明才与雷锋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战友。

  1个月后,雷锋到工兵七团作忆苦思甜报告,团领导让赵明才陪同,两人迎来第二次相遇。

  赵明才回忆,雷锋的报告很生动,官兵们听了直掉眼泪。可雷锋还是请他提提意见。“生我们的是爹和娘,救我们的是共产党,哺育我们成长的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放开讲,感情真挚就能讲好。”出身贫苦的赵明才吐露自己的心声。

  “赵排长,你讲得真好!”63年过去,赵明才仍清楚记得雷锋当时的话。“我和雷锋有个约定。”赵明才说,他俩当即决定“一定要好好干,努力做出优异成绩,到北京去见毛主席。”

  1961年7月,到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接兵的赵明才,与在当地作报告的雷锋第三次相遇。他们再次交流学习、工作和理想,说了许多心里话。赵明才没想到,这次不期而遇,竟成为他们的永别。

  1962年8月,在“公祭雷锋同志大会”上,赵明才脑海中反复回响着他与雷锋的约定。任凭眼泪无声滑落,赵明才郑重立下誓言:“活着就要像雷锋那样做人,一辈子学习、宣传、践行他的精神!”

  为了践行与雷锋的约定,工作训练中,赵明才事事冲在最前面。

  1965年7月,接上级命令,赵明才作为先遣连指导员,与连长带队奔赴前线执行作战任务。1年多时间里,他们先后排除各类炸弹500多枚,为大部队前进开辟了通道。

  1968年3月,赵明才迎来“一生中最光荣的时刻”。作为作战部队英模、功臣代表,他来到北京,走进人民大会堂,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赵明才与雷锋共同的心愿,终于实现了。

  “爱别人是德,被人爱是福”

  学雷锋,学什么?赵明才说,他从雷锋身上感悟最深的是一个“爱”字——“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爱集体、爱劳动、爱学习、爱工作,内心充满大爱博爱。”

  “爱别人是德,被人爱是福。”数十年如一日学雷锋、做雷锋,赵明才用一片真情,演绎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人间大爱。

  1979年,先后被3个军区树为标兵,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的赵明才,因家庭原因调回家乡任职。担任原溧水县人武部政委的8年里,他送走一批批新兵,接回一位位老兵,认下了许多“兵儿子”。

  采访中,笔者遇到专程从北京来给赵明才拜年的老兵徐鸿。年过花甲的徐鸿,1980年入伍来到原溧水县人武部。“我那时还不到20岁。记得逢年过节,赵政委总是招呼我们这些小战士到他家里吃饭。每次去,他和妻子都变着花样给我们改善伙食,安慰我们‘吃饱吃好不想家’。”

  溧水籍二等功臣、退役军人尹光新,1985年在一次作战任务中失去双腿,被评定为一等伤残军人。“听说我受伤住院的消息,赵政委把我年迈的老父亲接到自己家中,一日三餐地照顾。我转院到南京后,他又第一时间来看我。”尹光新告诉笔者,在他人生最艰难的时候,是赵明才鼓励他找回生活的勇气,重拾信心。

  后来,身残志坚的尹光新借助假肢重新站了起来,有了一儿一女。前些年,他鼓励女儿支援武汉抗疫、送儿子参军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我有空就来赵政委家坐坐,两个孩子对赵政委就像爷爷一样亲。”尹光新说。

  “当官不是我的人生追求,为人民服务才是我的最大心愿。”回忆在原溧水县人武部任政委的经历,赵明才由衷感慨。组织成立多个学雷锋小组,帮助军烈属排忧解难;对需要照顾的退役军人,在符合政策前提下一一妥善安排……在官兵心里,赵明才是“后方的亲人”。在军烈属看来,他是“活着的雷锋”。

  “雷锋愿做个‘傻子’,我也乐于做个‘呆子’”

  南京市溧水区,有座大金山。山不高,没有丰富的文化遗迹,因为山中一座国防园里的“雷锋文化馆”,远近闻名。

  “这个馆能开起来,全靠赵老忙前忙后。”大金山国防园负责人张勇介绍,2016年筹建“雷锋文化馆”时,他找到赵明才,请他出谋划策。赵明才二话没说,多方联系熟悉雷锋事迹的老战友、老首长,收集了许多珍贵的老物件,免费提供给文化馆。开馆后,他还主动当起讲解员,从不收取任何报酬。

  “我这个傻哥哥,自己不富裕,但从不想着占便宜。”赵明才的弟媳告诉笔者,这些年弘扬雷锋精神,赵明才坚持“三不要”原则——“不要接送、不要吃请、不要报酬”。有人说赵明才身上有股“傻劲”,老人却乐此不疲——

  “雷锋愿做个‘傻子’,我也乐于做个‘呆子’,尽己所能把雷锋精神宣传出去。”

  几十年间,赵明才收集了许多与雷锋相关的书籍、徽章、书画作品等资料。2008年以来,他将部分书画作品和资料图片复制、印刷到布面上,制成100多个卷轴。每当接到宣讲邀请,他和妻子用肩膀扛、用推车拉,将这些卷轴带到党政机关、基层部队、大中小学、社区农村的一个个宣讲现场,“流动的雷锋文化馆”因此得名。

  “路远无轻担。”不少现场聆听赵明才宣讲的人对他说,“您把这么多卷轴带过来,不容易。”赵明才说,“认识雷锋活在心中,学习雷锋见诸行动,宣传雷锋雷打不动”,讲好雷锋故事是他最大的快乐。与雷锋“同行”的路,他会一直坚定地走下去。

  由于前些年做过胆、肾摘除手术,赵明才自称是“身体缺零件的人”。年岁渐老、远行不便,为便于宣讲雷锋精神,赵明才将多年来收藏的雷锋资料展示在自家客厅里,“人们来了一眼就能看到”。

  走进赵明才家,俨然走进一座“家庭雷锋文化馆”。墙上挂着雷锋的老照片,柜子上摆放着雷锋铜像,展示着老人到各地宣讲雷锋精神的留影,以及徽章、画册等宣传材料。“有人来家里参观,我就赠送一套资料画册给他们。”赵明才说。

  2月4日,溧水区状元坊小学几名六年级学生来到赵明才家中,听他讲雷锋故事。

  他们身后墙面的一张照片上,年轻的雷锋带着青春的笑容,一如孩子们朝气蓬勃的模样。

  左图:赵明才(右三)给学生讲雷锋故事。练红宁摄  

  右图:在大金山国防园“雷锋文化馆”内,赵明才向即将入伍的新兵宣讲雷锋精神。受访者供图

787e562501f7cd95441df8420a2d4c86.jpg

来顶一下
@
返回首页
上一篇:济宁老兵陈长法:弘扬传统文化 书写退役风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