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炽热国防一老兵

来源:山东双拥报  时间:2018-02-26

     淄博市临淄区公园内东南角,有一处五角型建筑,它是临淄区齐园国防教育基地,创办人是一名团职复员军人,名叫张孝顺。隆冬时节,记者在临淄区公园国防教育基地,与张孝顺夜话国防教育,倾听一位老兵的国防情怀。

      别看基地面积不大,但名气挺大。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原省长韩寓群和原济南军区、省军区等军地100多位领导到此参观指导。21年间,先后有近200余万人次干部群众、学生、军人和各界人士到此参观学习,接受国防教育。
      对此,2001年,省政府、省军区授予他“国防教育先进个人”; 2003年,被省国防动员委员会评为“关心国防建设十佳人物”;2004年,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授予他“爱国拥军先进个人”,并记一等功。
他含泪放弃了军官身份
      父亲说:“儿啊!你的决定爹支持。”
  1996年,部队大裁军。已担任团政治处主任的张孝顺,面对进退去留的抉择。
  继续留队,他理由充分。当兵20多年,先后被师、团树为指导员标兵,被集团军评为优秀党员,两次荣立三等功,在团职干部中是佼佼者。
  思虑再三,他还是决定转业回地方。部队调整精简,大量干部面临编余,作为一名团领导,更应该起带头作用。
  此时,老父亲来队探亲。晚饭间,父子俩推杯换盏,聊起了家乡的事。无意间,张孝顺从与父亲的交谈中得知,邻居家的两个孩子因抢劫罪被判死刑。老父亲眉头紧锁,叹息道:“现在的娃啊,出了校门就没人管了,哪能不犯错。可惜了,可惜了!”
  闻听此信,张孝顺心里咯噔一下。这两个孩子他都认识,每年回家探亲,偶尔还能遇见。
  面对一脸愁容的老父亲,张孝顺陷入了深深地思索。
  张孝顺经常对周围的官兵说,自己从一个不懂事的孩子,成长为一名团职干部,是党组织和部队多年培养教育的结果,自己对国防事业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在青岛当兵时,他多次到青岛海军博物馆参观,从展出的大大小小的舰船和各式各样的兵器中,看到了我国海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史,特别是看到每天蜂拥而至的群众和学生,自觉接受爱国主义的熏陶,使他深受感染和启迪。他那时就想,如果将来有一天自己离开了部队,也在家乡办这样一个兵器展览馆,让人民群众接受国防教育多好啊!
  老父亲带来的悲惨消息,几天来在他的头脑中缠绕着。转业回地方,谋个一官半职不成问题,但这不是张孝顺想要的结果。利用自己多年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专长,创办国防教育基地,让家乡的人民更多地接受国防教育的想法,在他头脑中浮现。
  他把自己的想法委婉地告诉了父亲,没想到老父亲当即表示:“儿啊!你的决定爹支持,地方政府机关也不缺你这个人。”
  就这样,张孝顺把干部转业报告,换成了复员回乡报告。
砸锅卖铁筹资建国防教育基地
      妻子说:“留下生活费,剩下的钱你全拿走。”
      困难本身就是对奋斗者的一种考验,是通往成功路上的绊脚石,谁跨越了它,谁就有可能取得成功。
      张孝顺告诉记者,创办国防教育基地之初,并非一帆风顺,遇到的困难,比他想象难得多。俗话说,开弓没有回头箭。张孝顺已复员回家,以前的团职干部,转眼间成为一名平民百姓。有着倔强性格张孝顺明白,许多人并不看好他将要进行的事业,甚至有人挖苦他说:“张孝顺当兵当傻了,好好的军官不当,回来干这没谱的事。”还有人嘲讽他:“咱淄博名人蒲松龄专写妖魔鬼怪的事,看来咱这又要出个‘张大仙’了!”
      面对人们的冷嘲热讽,张孝顺依然故我,干自己该干的事。
  创办国防教育基地,首先解决场地问题。为了选好地址,他跑遍了整个临淄城,最后发现齐园地处城区中心,又是个旅游景点,人员流动量大,是建国防教育基地的最佳位置。他把以托游景点创办国防教育基地的想法写成可行性报告,递到有关部门后,没想到一路绿灯,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
  场地有了,资金又成了大问题。既要建场馆,又要联系购买部队淘汰的武器装备。张孝顺离开部队时,领到了8万元的复员费。这点钱对于建国防教育基地来说杯水车薪。
  “留下生活费,剩下的钱你全拿走。”一开始就反对张孝顺复员回家的妻子,关键时刻,拿出家里所有的积蓄。
  “孝顺,你干的这是大事,大家都不宽裕,这点钱你收着。”亲朋好友东挪西借又给他送来了5万元。
  一位在建筑工地工作的战友,请假带着十几个工友,用10天时间,把原来700多平方米的松软土路变了光滑洁净的水泥地面。
  星期天,亲戚朋友有的扛来水泥、有的拉来砖头,自备材料,硬是拉起了一道80米长的简易围墙。
  场地有了,接下来就是联系武器装备入场了。张孝顺一连跑了三个月,武器装备的事没有任何进展。看着急的满嘴水泡的张孝顺,一些战友实在看不下去,给他出注意:真飞机、大炮一时联系不到,用模型代替不也能起到教育效果吗?
  张孝顺一口否决,说:“那不行,我办的国防教育基地要真材实料,来不得半点虚假。况且,实物展览形象直观,感染力强,能吸引更多的人来接受教育,学到更多的国防知识。”
  一天,泰安的一位战友给他打电话,说空军某部退役了一架歼六型飞机。得此消息,张孝顺连夜赶到泰安,联系调拨事宜。由于不懂办理程序,他张店—济南—新泰来回跑了30多趟。当他拿到最后一道手续时,竟像孩子一样高兴地跳了起来。
  飞机联系好了,可运回来又使他犯了愁。“拆!”无奈之下,他请来了十几个技术员,把飞机大卸八块,拆散的零部件,足足装了三卡车。等从新泰运回淄博时,已经是晚上8点钟了。他连夜从皇城镇一家建筑公司租来吊车,又一件件的组装起来。等一切恢复原样,时针已指向凌晨两点半。
  执着是一种精神,因为执着,张孝顺选择了坚强;执着是一种信念,因为执着,张孝顺选择了坚持;执着是一种追求,因为执着,张孝顺选择了坚韧。执着是一种崇高,因为执着,张孝顺选择了奉献,无私无畏地追寻传播国防教育的梦想。
  就这样,张孝顺为联系更多的调拨退役武器装备,他找老部队,找老领导,找老战友,几年间,先后收集退役飞机、坦克、火炮等大型兵器30余件。古炮、枪械等1300件(支)。同时,他还收集历史图片1400幅。形成了以公园为载体,容兵器展览、革命历史图片展览、国防知识为一体的综合性国防教育基地。2006年2月,基地被省政府批准命名为“国防教育基地”。
 
矢志不渝励后人
干部群众说:“这样的国防课我们愿意听!”
 
   1996年12月7日,周末,对于张孝顺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经过艰辛筹备,国防教育基地就要正式对外免费开放了。
   临淄区委区政府的领导来了,军分区的领导来了,原部队的领导来了,社会各界关心张孝顺国防教育基地建设的朋友也来了。
   此时,虽然室外温度已是-6℃,但闻讯赶来的近3000多名群众却是热情高涨。一位曾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战士领着孙子站在队伍最前头。他说:“我要让孙子看看我们当年用过的枪,让他们记住,今天的幸福来自不易,要好好珍惜。”
   为了这一天到来,张孝顺着实下了一番功夫。他明白,为了让人民群众了解国防知识,熟知国防知识,自己必须讲清楚、说明白。为此,他购买了大量党史、军史和兵器知识书籍,熟读了解各个历史时期我军装备建设情况,分门别类整理成讲解题纲,并熟记于心。他还自己动手,把有关国防教育资料,编辑刻录成录像片在展厅播放。先后制作了《兵器之最》《广场阅兵》《海湾战争》《抗美援朝》《航空博物馆》等40多部录像资料片,订阅了《国防》《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现代兵器》《世界军事》等20余种报纸杂志。
   张孝顺创办国防教育基地消息被当地新闻媒体报道后,一传十,十传百,一时成为淄博市的热点新闻,各个中小学校预约参观的电话不断。因为建这个基地,家里欠了一屁股债,没有钱雇人,张孝顺只好请80多岁的老父亲出山,当起了接线员。
   那段日子里,因为要求参观的人数较多,张孝顺科学安排各个学校参观时间、人数,有时一周要安排三个学校。学生们来了,他一遍遍讲解,并回答大家提出的各种问题。手提话筒电池换了一次又一次,润喉片吃了一盒又一盒。看到一张张渴望了解国防知识的笑脸,张孝顺觉得虽说辛苦,但心里甜滋滋的。
  临淄第二职业中专,把国防教育课堂搬到了基地。张孝顺结合兵器装备实物,给学生们讲解兵器知识,并让学生亲身体会武器操作要领。学生卫华参观后激动地说:“以前上国防教育课,都是课本、挂图。今天我们不仅听了更多的兵器知识,还实际体验了武器装备操作要领,这样的国防教育课我们愿意听,愿意学,这对我们进一步了解国防知识,增强国防观念大有益处。
  为让更多的人学习了解国防知识,近年来,张孝顺由坐等上门参观学习国防知识,改为走出去宣传传播国防知识。他把党史、军史和兵器知识等内容,制作成30块展板,利用国庆节、七一、八一、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等节日,到大型广场进行展出。地方集市、庙会、婚礼场,都是人员相对集中的地方。张孝顺在各个县区聘请的国防教育宣传员,都会为他及时提供信息,以便安排展出。据统计,近13年来,张孝顺制作大型爱国主义教育展板,在淄博、张店、临淄等五区一县的街道、广场、学校、婚礼等场所,义务展出380余场次,有130多万人参观展览,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21年来,张孝顺矢志不渝宣传传播国防知识,得到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肯定。2000年6月2日,中央军委法制局、原总政治部群工局和国家教育部组成的国防教育立法联合调研组,来到国防教育基地。看完基地的建设情况后,军委法制局王黎红大校对张孝顺称赞道:“以公园为载体,创建国防教育基地,在全国你是第一个!”
  记者在国防教育基地的留言簿上,看到农民李建吉写给张孝顺的诗:
  革命熔炉铸军魂,解甲谋职报党恩。
  心系国防办基地,爱我中华育后人。
来顶一下
@
返回首页
上一篇:“最美兵哥哥”张磊——“我不想让任何一个贫困孩子掉队”
下一篇:创业的脚步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