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记全国拥军优属先进个人、利津县陈北村农家妇女魏希英

来源:山东双拥报  时间:2018-12-11

       她是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37年矢志拥军不断线,无怨无悔为国防,成为一位社会公认的“拥军妈妈”。今年74岁的利津县陈庄镇陈北村古稀老人魏希英, 为了37年前的一句承诺,一辈子践行“生命不息、拥军不止”的誓言,用一颗赤胆忠心和一腔大爱真情,谱写了一曲和平新时代爱国拥军的赞歌。

能为军人军属办点事,心里才觉得踏实

       “拥军的初衷,源自我当初的一个承诺。尽管过去了几十年,但只要我认定了的事,我就要努力地做到做好。”身高只有一米五多的魏希英老人,和记者聊起来,思路清晰,言语简洁。1981年2月,她在村里开了一家“海鸥缝纫店”,为乡亲们裁剪、缝制衣服。腊月的一天,邻村一位老人登门做衣服,说好5天后来取,可过去了半月也没来取,她想送去又不知老人的住处。直到两个月后,老人才来取衣服。一打听,魏希英才知道老人是位老军人,无儿无女,因为没凑齐一块钱的手工费才拖到现在。听了老人的话,魏希英心里很不是滋味,就把那一块钱塞到老人手里:“大爷,这钱我不要了,往后你来做衣服,俺分文不收。”看着眼前的魏希英,老人怀着不安的心情回了家。

       “没有军人的牺牲奉献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好日子。现在他们生活困难需要帮助,咱就得尽点微薄之力去关心和帮助他们。能为军人军属做点事,心里才觉得踏实。”魏希英动情地说。在丈夫的支持下,她在“海鸥缝纫店”的店牌上加了一行字:“凡军人、军烈属、孤寡老人来本店做衣服一律免费”。

       消息不胫而走,不少人对她的承诺半信半疑,一些烈军属也不好意思再找她做衣服。对此,魏希英便主动上门联系。1985年春节前夕,正是缝纫店最繁忙的时候,她主动提出跟随陈庄镇政府的慰问车,对全镇13户烈属、14户军属进行了走访,并给他们量体登记,免费为他们做衣服。回到店里以后,她精心裁制几天来收集到的布料,加班加点为军烈属赶做衣服,年前半个多月时间,她每天最多睡三四个小时,而27户军烈属却在春节前全部拿到了新衣服。

       老军属陈茂兰穿上新衣服,感动得流下了热泪:“希英这孩子,照顾军烈属比自己的儿女都上心!”听了老人的话,魏希英感到十分高兴和欣慰。

       陈中村老伤残军人陈星升,丧失劳动能力,患有脉管炎病,生活非常困难,魏希英知道后,主动上门给他们全家裁剪和做衣服,多年分文不收;蒋家屋子村的伤残军人陈尧东一家,魏希英10多年免费为他们全家人缝做衣服,就连陈尧东的寿衣也是魏希英提前做好的;韩北村老军属陈英凤,年已八旬,无人照顾,魏希英不仅常年免费给她做衣服,还常去帮助老人洗衣梳头,陪老人拉家常,待她像亲娘一样……

给孩子们留下好思想好品质,比留万贯家产强得多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魏希英的拥军行为,不仅得到当地群众的信任和称赞,也得到外地一些军人的信赖。高唐籍战士刘某来信让她介绍对象,魏希英多次写信与他交流,仔细了解他的个人情况,在邻村多方打听,经过半年多的撮合,终于让刘某找到了心仪的姑娘。刘某拉着魏希英的手高兴地说:“您老人家的恩情我永远忘不了,我会扎根军营,苦练本领,来报答您的关爱。”

       陈北村的转业军人陈光传,婚后感情一度出现危机,陈光传找她帮助做工作,她先后13次登门和陈光传的妻子谈心,6次去陈光传的岳母家调解,最终让陈光传夫妇重归于好。

       湖北老河口市86230部队53分队的齐保卫,听说魏希英是个热心肠,专门来信让她帮助寻找走失的孩子,她发动亲戚和邻居,在周围十里八乡找了7天,使齐保卫全家十分感动。

       多年来,魏希英收到许多战士的来信。在南部战区服役的广饶籍战士李军来信说:“听说了您的事迹,为有这样的老乡感到自豪,我们东营籍官兵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为家乡人民争光。”看着诸多来信中对她的支持和称赞,魏希英感到,自己拥军的路子走对了。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为了帮助更多的人,魏希英于1982年开始举办裁剪培训班,招收来的学员大多是军烈属。起初,培训班的房子是镇政府提供的几间简易房,因全镇统一区划拆掉后,她就从邻居家借了三间房做教室。尽管条件简陋,但学员的热情都非常高。北岭乡八东村复员军人刘让贤,家庭生活非常困难,女儿刘香早就想学缝纫,因交不起学费而未能如愿。魏希英听说后,骑自行车赶10多里路把她叫来,免费学习和食宿。刘香学成回家那天,魏希英特地为刘香做了一身新衣服,还送给她一袋化肥,让她带回家种小麦。

       惠民县李家乡的刘英,看了《大众日报》的报道后到她这儿学缝纫,魏希英得知刘英的爸爸是位老复员军人,家里连续出了几桩大事,欠债很多,生活困难,同样没收刘英一分钱,还管吃管住。临走,魏希英还给她买了回家的车票。

       37年来,魏希英办班18期,免费培训近千人次,为优抚对象免费缝制衣服、裁剪锁边3万多件,义务修理缝纫机、锁边机千余台。

       她的亲戚说;“你忙碌了几十年,啥东西都没攒下,还拖累了孩子们,到底图个啥?”“我没给儿女留下钱财,但我要把做人的好思想、好品质留给他们,这比留万贯家产强得多!”这就是农家妇女魏希英掏心窝子的话。

只要我还干得动,就不会让拥军优属断了线

       1984年新年前夕,魏希英想起远在哈尔滨服兵役的利津籍战士和驻利津的武警战士,佳节不能与家人团聚,就想为他们做些什么。权衡再三,她起早贪黑赶制了200双棉鞋垫,分三包缝好,两包寄给了哈尔滨,一包送到了县武警中队。从此,每年“八一”建军节和春节,她都给官兵缝制鞋垫。这一做,就是34年。

       因为常年做鞋垫,除了左手小指外,魏希英其余九个手指全都变形,每逢阴雨天,她的胳膊、双手就隐隐作痛,但她从不和别人说。近年来,尽管年龄越来越大,但魏希英的拥军范围却越来越广。县人武部、消防大队、空军某雷达站、县监狱、看守所等五个单位的官兵,每年都收到魏希英送来的鞋垫。

       曾有人问她:“你一个女人家,这么干不图名不图利,到底图个啥?”对此,魏希英也深感内疚:“这些年,我虽然亏欠了家人不少,但我感到我所做的一切,都是有益的。”

       当年,丈夫在陈庄开了个批发部,让她去守门头,既轻松又挣钱,被她拒绝了。因弟媳生小孩,公婆有病,批发部人手不够,只好关门。河口、孤岛、油田八分场等几家缝纫学习班,也多次出高薪聘请她去当老师,也被她拒绝了。现在,魏希英婆婆年迈,丈夫得了脑血栓,既需要人手,也需要钱,但她拥军优属的心依然没有变,依然为老军人、军烈属免费服务,每逢“八一”建军节,她为战士们缝制的鞋垫也会如期送到。年龄的增大,也让她比以前更辛苦,有时甚感力不从心。为此,大女儿季军看到母亲年龄大了,又忙着拥军的事,便辞职到娘家照顾卧床的父亲。在镇上当教师的二女儿一家,一有空闲也来帮忙,替母亲分忧。

       去年,魏希英又从不多的积蓄中,拿出3000多元买了一台电动缝纫机,继续给军人军属做衣服、做鞋垫。已经驼背的魏希英大娘坚定地说:“只要我还干得动,就不会让拥军优属断了线。”

       1988年,魏希英被评为“全国拥军优属先进个人”。接着,魏希英又先后获得 “山东省拥军模范”“齐鲁心系国防最美家庭”等30多个荣誉称号。2016年5月,她一家荣获“全国最美家庭”称号;同年12月,她一家又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魏希英进京领奖,受到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亲切接见。

来顶一下
@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一首荣军歌 一段老兵情
下一篇:祖孙三代军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