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红色山东

石门九旬退伍老兵张建清 不忘初心不为私利

来源:百家观察  时间:2021-02-25

     直到最近,常德石门年近九旬的张建清老人那本厚重的功劳证、一纸旧黄的任命书才进入大家的视野。原来,在离石门县城比较偏僻的农村竟然还有一位战斗英雄。如果不是国家进行退役军人信息登记,他会一直藏着那些我们看来破旧却又沉甸甸的证件,连他的子女也不知情。

    张建清,湖南省石门县三圣乡人,1930年4月生,如今已是90高龄的他,既有着壮烈而光辉的荣耀,也有着平凡而普通的一生。他始终牢记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从枪林弹雨转战脱贫致富,时代变了、战场换了而初心依旧。入党为什么?张建清老人用言行给出了答案。
    壮志从戎立战功
    1948年,张建清18岁,机缘巧合从湘西北山区来到山东,当时正值解放济南战役,二话没说便加入华东野战军,当时陈毅是司令员。他年轻时个小灵活,被安排到了营部指挥所担任通讯兵。每次战斗打响时,他的任务就是将指挥部的情报不断地送往前线,行走在枪林弹雨中。他说在战争中活下来是幸运的,在解放徐州的战役中,张建清背着负伤的连长,承受敌人的追击,直至安全送达。他先后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七次,四等功一次。而在解放厦门岛后,张建清便一直留守岛上,时刻保卫着,因为对面就是金门。
    1958年,升至连长的他,进入南昌步兵学院学习。1960年毕业后,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二百七十七团一营重机枪连政治指导员、连长职务,时年30岁。因为在一次战役中,被身边不远处一颗爆炸的炮弹伤及,双耳逐渐不太灵敏。1963年,他进入团干部医院休养,并被安排担任卫生队政治指导员。
    退伍务农皆为尽忠孝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进入和平发展时期,张建清看似“清闲”的日子比硝云弹雨的战场多了几分平静。1963年,国家经济建设较为困难,已是连长职务的张建清,一个月工资有120元,外加军龄补贴10元。“一个国家有那么多亿人,要是每个人都要国家来养,国家的负担得多重”,这一番话表达出了张建清当时的心声,于是他放弃了优厚的待遇,选择复员回家,回到那个从小长大的湘西北山区,重新当农民,开始“挣工分”的日子。
    说到回家,他觉得很满足,可以照顾孤生一人的老母亲。从1948年入伍,离家已有15年。母亲想他了,他也想家了。父亲早在他12岁时便过世,母亲一人带大了9个孩子。现如今其他孩子都成家立业,不常在母亲身边。复员回家,张建清当时觉得既可尽忠也能尽孝。
    与农为伴守初心
    复员返乡后,张建清依旧活跃在基层服务战线。当地的中学缺军体老师,他就去中学当起老师。他说自己没有读过书,居然还当起了老师,久经战场的他当时还有些紧张。老师一当,就当了12年。后来,乡里成立食品站缺人手,他又去当了5年的食品管理员。之后,做了5年左右的市场工商管理。山区林木乱砍乱伐比较严重但始终得不到有效监管,军人出身的他又被安排去当起了山林管理员,开始了“巡山之旅”。哪里有困难哪里有需要,他就去哪里。年纪大了,也就留在家里。而他从未想过找一份有编制的工作,谋求一份退休工资,他说“有饭吃就行了。”
    当时,年少有为的他本可以继续待在部队,或许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一位大军官;即使返乡,也可以凭他立过的9次战功谋一份体面的工作。但是,我们看到的他是一位过着朴实生活的农民。而他的子女,也依旧在农村过着平凡的日子。他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不能给组织添麻烦”,就是这样简单的一句话,使张建清克守了一辈子。
来顶一下
@
返回首页
上一篇:济南退役军人“志愿突击队”:每天执勤8小时,守好泉城南大门
下一篇:二等功臣载誉返乡!聊城这名武警战士成乡亲们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