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的淄博记忆】无悔男儿朱彦夫——燃烧自己 创造极限人生
朱彦夫失去左眼,右眼近乎失明
依然没有放弃读书读报
朱彦夫在写字
编者按
电影《长津湖》登陆国庆档,随着电影的口碑和票房不断走高,逐渐占据了各大话题中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那段发生在70多年前的战争岁月。
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中国人民志愿军以不惧强敌、敢于战斗、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英勇无畏、震撼天地的战斗精神,谱写了一曲革命英雄主义的壮歌。
随着电影的热映,当年参加抗美援朝的志愿军又一次走进人们的视野,作为红色热土的淄博,亦有一批志愿军战士曾在朝鲜战场挥洒热血。这些志愿军战士当年经历了怎样的故事?真实的战争又是什么样的?淄博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联合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推出专题——长津湖的“淄博记忆”,在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中重温红色精神和党为民坚守初心的历史记忆,致敬英雄,传承红色基因,展现淄博催人奋进的红色力量。
朱彦夫,1933年出生在沂源县张家泉村,14岁参军,先后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等上百次战斗。1950年,朱彦夫参加了在朝鲜争夺250高地的战斗。
全连唯一的幸存者
“美国陆一师是(当时)号称世界上最强的军队,就算剩我一个人也要完成任务,我不打谁打?”
朱彦夫的记忆跨越时光回到1950年12月,朝鲜长津湖畔250高地上,鹅毛大雪把刚刚一场激烈战斗的痕迹又重新掩盖在了白色海洋之下。
250高地皑皑白雪间,朱彦夫和他的战友们在严寒中,顶住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持续了几天几夜的战斗已经让他们精疲力尽,但他们仍不敢有一丝松懈……
14岁时,朱彦夫参军入伍。他先后参与过淮海、渡江、解放上海等多次战役。1950年12月初,17岁的他随部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长津湖战役中,朱彦夫所在26军77师230团1营2连冒着零下30度的严寒,与装备精良的两个营的敌人殊死搏斗,美军每天在阵地上抛下数百颗炸弹,山头被削去几十厘米,捧一把地上的土就有十几块弹片。反反复复的阵地争夺战后,全连的战友相继牺牲,250高地上只剩下遍体鳞伤的朱彦夫一人。面对着敌人的再次冲锋,朱彦夫把机枪压满子弹,不停地换位射击,死守阵地。而就在朱彦夫再一次给枪上子弹时,眼前突然飞来几颗手榴弹。他迅速抓起一颗扔向敌人,又抓起一颗刚扔出几米,紧接着,就听到“轰隆”一声巨响,朱彦夫昏死过去。
朱彦夫有着惊人的生命力,醒来后,他在雪地里爬行多日侥幸遇到中国军队被救,此后,他先后进行了47次手术,昏迷了93天后,竟然奇迹般醒了过来。
“肉轱辘”还能打,还能战
苏醒过来的朱彦夫想伸胳膊,却发现两只手都不见了;一伸腿,又发现两只脚也没有了;用残臂一触左眼,眼眶成了空洞。“我才17岁啊,失去了四肢和左眼,我以后还能干什么?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朱彦夫陷入了绝望之中。
忍受着身体的剧痛,自杀是当时正在接受治疗的朱彦夫脑海中冒出的念头,他无法接受这一切。
后来,随着医生的多次开导,他决定好好活下去。朱彦夫想,打仗死都不怕,还怕活下去吗?再想到死去的战友,朱彦夫越发坚定了活下去的决心。
朱彦夫说:“我在战场上和敌人战斗成了残废,但和牺牲的战友相比,我是幸运的。我是一名战士,党和国家培养了我,即使是一个‘肉轱辘’也要奋斗下去!”
1952年,朱彦夫转到了山东荣军休养院。身体残缺,可他不想当“活死人”靠着功劳簿吃饭,嘴咬刀背切菜、假肢夹饺子吃饭、吃生地瓜干、喝凉水……朱彦夫用尽各种办法“修炼”自己的自理自立能力。
最困难的还是吃饭,他只能依靠两条假肢夹着勺子挖饭吃,虽然每次都很努力,却没办法送到自己的嘴里,大部分的情况是弄了自己一身,撒了一地。
面对“不争气”的自己,有时候朱彦夫也会崩溃,屡屡失败后他也会气得把假肢扔到墙上。
之后,他又找来小人书、小学生课本,学文化。开始,翻书页需要舌头、嘴唇、牙齿配合,一不小心就撕掉一张。一本书看完了,往往也被撕完了。
就是这样,朱彦夫一点点克服了重重困难,经过一次次磨合,终于能够实现自理,还成了一个“文化人”。
1956年,朱彦夫再三恳求终于回到家乡沂源。
村里穷得叮当响,村民吃了上顿没下顿,此时朱彦夫萌生了一个想法:想要彻底消除贫困,先要解决乡亲们文化层面上的贫困。于是他腾出自家一间草房,用一家人省吃俭用攒的钱购置图书,创办了村里第一个免费的图书室。因为乡亲们不识字,看不懂书,朱彦夫又拿出了自己的抚恤金,在村子里办起了夜校,借助自己在军校学习的文化知识,教乡亲们识字。
随着朱彦夫在村子里的威信越来越高,1957年,朱彦夫全票当选为张家泉村党支部书记,开启了他拖着残躯、忍着伤痛带领全村广大干部群众治山造地、兴修水利,为改变家乡落后面貌而不懈努力的“极限人生”。
“极限人生”书写绿水青山
朱彦夫的“极限人生”,背后所依靠的是什么?从他下面两句话中,便能够找到答案。
“回看走过的一生,我不相信命,更不相信运,我相信自己的判断,相信党。只要信念不倒,精神不垮,什么都能扛过去。”
“利用一切条件,做够一个人的实有工作量。我这个条件就一个字:拼!为群众,就是守阵地。怎么守?拼还是不拼,干还是不干,效果不一样,境界更不一样。”
当时的张家泉村是远近闻名的“讨饭村”——土地贫瘠、缺水、没电。于是,朱彦夫把这里当成了战场,带领村民发起了篷沟造地、打井引水、高山架电的“三大战役”。朱彦夫拄着双拐,爬山头、进田间,带领全体村民战斗了3个春秋,把几百亩土地平整成了肥沃的大块粮田;他装上足有17斤重的假肢,带领大家搬了2万多土石方,建成了2000多米长的暗渠;他乘火车跑上海、南京、胜利油田、陕西联系材料,7年翻山越岭,让村子亮起了温暖的灯光。
凭着坚毅不屈的韧劲和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朱彦夫用25年的艰苦奋斗,换来了如今张家泉村“果子堆满筐,票子缠满腰”的景象。
1982年,因为过度劳累,朱彦夫疾病缠身,他向组织请求卸去担任了25年的村党支部书记职务,放下了“锄杆子”。从1987年秋始,他又拿起了“笔杆子”,用嘴衔笔、残臂夹笔,耗时七载,用掉半吨纸,以惊人毅力完成了自传体长篇小说《极限人生》和《男儿无悔》。
他说:“读者能从《极限人生》中感悟到先烈的不屈、革命战士的凛然正气、伤残者的自强,从而汲取做人的力量,那么我也就不会因空熬时光而羞愧了。”
2019年,朱彦夫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
时代需要榜样的力量,时代需要楷模的引领。淄博市一直在向朱彦夫学习致敬,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向朱彦夫同志学习,补足精神之钙,坚定理想信念,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
淄博市委书记江敦涛说,朱彦夫同志的先进事迹,是淄博市的宝贵精神财富。向朱彦夫同志学习,要全面对标、身体力行,知道向朱彦夫同志学习什么,立足本职岗位应该怎么做,切实以朱彦夫同志为榜样提振精气神、焕发更大干劲。要以思想“破冰”实现行动“突围”,以“大落实”推动“大提升”,加快推动淄博凤凰涅槃、加速崛起。
|
|
上一篇:印象·退役军人 | 老军人王荫录:当兵这辈子值了 下一篇:【长津湖的淄博记忆】屡建奇功薛庆吉——硝烟弥漫中 端起机枪杀顽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