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的淄博记忆】屡建奇功薛庆吉——硝烟弥漫中 端起机枪杀顽敌
薛庆吉老人
为薛庆吉颁发的纪念章
1978年春节,中共沂源县委员会为薛庆吉
颁发“光荣人家”奖状
薛庆吉,97岁,当年在朝鲜战场上,他是一名骁勇善战、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机枪手。
1948年5月,薛庆吉24岁,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同年10月,他逃出敌人巢穴后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2月,他被调往三野26军76师227团二营机枪连。同年10月,他赴朝作战,在服役期间荣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薛庆吉于1954年回国,1955年6月退伍回乡后在家务农。
骁勇善战的机枪手
在淄博市沂源县中庄镇社庄村,有一位老人,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曾在阵地用三挺机枪向敌人轮番扫射,打得敌人鬼哭狼嚎,抱头鼠窜。他就是现年97岁的老志愿军战士薛庆吉。
薛庆吉年事已高,跟他提起“抗美援朝”“朝鲜”等字眼,老人唇齿间虽然无法清晰表达,但眼神中流露出的是保家卫国的坚定和自豪。
1948年5月,24岁的薛庆吉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同年10月,他逃出敌人巢穴后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2月,他被调往三野26军76师227团二营机枪连,同年10月赴朝作战。
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的长津湖一战中,薛庆吉带领机枪班与敌人恶战两昼夜,打退了美韩联军集团冲锋的多次攻击。子弹打光了,他就带领战友趁战斗间隙到阵地前敌人的尸堆中捡来卡宾枪和手雷继续战斗,以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战胜了美韩王牌军队。
提起战友们,薛庆吉坐在轮椅上显得格外激动,频频点头的他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硝烟弥漫的战场,与战友们并肩作战,机枪扫射下,子弹密如雨织,炮弹爆炸,火光冲天,为党、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峥嵘岁月如长津湖波光粼粼的水面一样耀眼。
根据现有资料,薛庆吉所在的26军为第九兵团下辖军。第九兵团是人民解放军的精锐部队,下辖20军、26军、27军。26军的集结地距离长津湖地区最远,其向东的正面是惠山镇,主要追击南逃的美军陆一师。
在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的临津江战斗中,薛庆吉率领机枪班迅速占领有利地点,阻击南逃之敌。根据早些年薛庆吉的描述,“枪管打红了,就再换一架打。重机枪子弹打光了,就换上轻机枪打。我的左右两个枪手牺牲了,我就一人使着三挺打。哪个射击点前的敌人多,我就跑到哪个射击点去打”。
三挺机枪轮换着扫射,一串串愤怒的子弹扫向一群群疯狂的敌人,打得敌人鬼哭狼嚎,抱头鼠窜。
返乡改变家乡落后面貌
薛庆吉与他所在的机枪连的骁勇善战,早在1949年5月打响的上海战役中可见一斑。
当时薛庆吉所在的三野负责攻占大场和江湾,他带领机枪班跟随部队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他们冒着枪林弹雨,冲锋陷阵,机智周旋。机枪班射击点被炮火炸起的砾土掩埋了,他们就爬到平房上射击;平房被炸起火了,他们就把敌人的尸体摞起来继续打。机枪班紧贴尖刀队,不断变换和推进射击阵地,为大部队攻击扫开了前进道路。
机枪一阵阵怒吼,敌人一排排倒下,战士们一队队扑向前线的敌群,一直打到敌人残余势力率部投诚。在前后十多天不分昼夜的激战中,薛庆吉的机枪班作战勇猛,屡建奇功。
战争结束,迎来和平的阳光。
1955年6月,薛庆吉告别了戎马倥偬的部队生活,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
身不在战场仍可战斗,余劲尚存仍可造福一方。从部队回到心心念念的家乡后,薛庆吉曾任马连峪、社庄和西柳峪三村高级社的总会计。人民公社成立后,他担任了马连峪村的党支部书记,一干就是30多年。
30多年间,薛庆吉身先士卒,正气凛然,带领全体社员垦荒整地,植树造林,建塘修渠,养牛喂蚕,大力发展农林畜牧业,彻底改变了马连峪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
不仅如此,他还带领全村社员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一腔热血和青春献给了革命老区沂源。
看看今天的马连峪,一山一水秀如画,一田一堰齐似垒,处处都镌刻着这位老党员、老军人的为民情怀,烙印着他那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格。他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是农村干部的楷模,是耕耘农村新天地的指挥员。如今,他朴实纯粹的初心,滚烫依旧。
|
|
上一篇:【长津湖的淄博记忆】无悔男儿朱彦夫——燃烧自己 创造极限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