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退役军人

百姓故事:退役军人的风采(一)

来源:文登传媒网  时间:2019-08-19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讲好退役军人故事,培育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激发广大退役军人的自豪感、荣誉感、责任感,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从今天起,《百姓故事》将分三期播出文登部分退役军人的光荣事迹。今天要介绍的是颐阳集团董事长于海先、驻村书记董海涛以及自主创业的毕崇刚。

 

于海先,1955年出生,中共党员。1975年至1978年,服役于福建厦门独立营。退役后,先后工作于威海味精厂、文登淀粉厂、文登酿酒厂等单位,2003年至今,任山东颐阳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

 

尽管退役已经40多年,但对于于海先来说,在福建厦门独立营的三年磨砺,成为他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于海先告诉记者,当兵最大的好处,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不会在十字路口徘徊。到部队以后,通过学习、训练,扭转了小农意识、小自我意识、小安乐意识。时刻想着怎么为别人多干事,怎么去创造氛围让大家都能够享乐,这是当兵最大的一个特点,讲的就是奉献。

 

部队生活让于海先不仅懂得了奉献,还培养了他雷厉风行的作风。退役后,这种军人作风被他带到了自己所担负的每一个工作岗位。

 

1990年,于海先调任文登酿酒厂厂长,当时的酒厂由于受市场和经营管理影响,已经多年亏损。

 

于海先说,他刚调任文登酿酒厂厂长时,文登人没有喝文登学酒的;再是人心比较散,他看了以后感到很痛心。

 

于海先到任后,大刀阔斧进行企业内部改革,制定奖惩措施,提振员工士气,狠抓产品质量,拓展销售渠道,很快扭转了企业多年亏损的局面。

 

于海先告诉记者,就像当兵打仗一样,打仗之前,必须要把战术、战略、方位、地点、进攻目标要搞得清楚,要不就是个无头的苍蝇,不知怎么去干。首先要解决质量问题,所以他们当时把考核老窖酒生产的质量作为主要的考核方针。

 

通过实施一系列改革措施,文登学酒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成为胶东地区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产品先后获得“国优产品”、“山东名牌”、“山东白酒十大品牌”等荣誉,多次在全省白酒质量鉴评中获得第一名。在白酒领域取得成功的于海先没有就此止步,敢闯敢拼的他又将眼光瞄准了西洋参产业。

 

于海先说,2009年他们开始发展西洋参产业,一是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要把这个产业和行业达到100亿,那他们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第二,从经济战略上看,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意识都在提升。所以,他们按照这一理念,把产品从粗加工做到深加工,今年的销售产量预计会达到一个亿。

 

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树高千尺根深在沃土。于海先认为,企业发展的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在部队的3年经历是他精神力量和经营智慧的源泉。

 

于海先告诉记者,当兵的本质,一是对党忠诚,要有信仰;二是要把部队的魂带到地方来,部队的魂是什么,就是强悍的执行力;第三是做事公道,公平公正,做到两袖清风,一身正气。身教重于言教,把部队的信仰和忠诚以及强悍的执行力带到地方来,这样就是再怎么困难的事情也能办好,再怎么艰难的岗位也要把它做好。

 

从一名部队战士到地方知名企业的带头人,于海先无疑是企业界退役军人中的佼佼者。接下来要说的这位退役军人是一名有过五年当兵经历的70后,退役后大部分时间工作在基层一线,他就是区审计局驻文登营镇岚宅村“第一书记”——董海涛。

 

董海涛,1972年出生,1990年参军,199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5年退伍后,先后在埠口镇、张家产镇和区审计局工作。2016年至今,先后担任审计局驻葛家镇西谭家口村和文登营镇岚宅村“第一书记”。

 

董海涛刚到岚宅村任第一书记时,为了摸清村里的基本情况,他利用三个月的时间走遍了全村480户人家,征求各类意见建议和困难需求160多条。

 

董海涛告诉记者,部队培养了他不管安排什么活都要干好,在干好的基础上,要干得越精越细越好。不管是干什么活,都要多想、多看、多问,不能上来就干,干了之后出现了问题没办法解决。

 

董海涛说,做群众的工作,总会有些家长里短的纠纷,作为第一书记,处理事情就要保证公平公正。他觉得调解老百姓的事情和在部队里差不多,只要把一碗水端平,什么事情都好解决。大的有法律,小的有村规民约制约着,只要把工作做起来就还行。

 

发展集体经济、改善村庄环境、增加群众收入、促进乡村振兴是董海涛工作的重点。岚宅村的闲置房屋和土地比较多,董海涛就把村里部分闲置房屋和土地整合起来,成立了农民合作社、农资门市,还搞起了大棚种植。

 

董海涛告诉记者,第一个目的就是把资源收回来以后,增加村集体的收入;第二个方面就是方便老百姓,这一点还是在部队培养的活学活用,因为西谭家口在大棚方面、电商方面和生产销售方面做得非常好,他来了以后,也是借鉴当年在西谭家口的经验,成立合作社,再收回集体土地弄大棚。种了半年,纯收入已达到11万元左右, 预计全年收入大约在20万元以上。

 

果蔬大棚的发展有效增加了集体和村民经济收入。下一步,董海涛准备结合村里的区位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和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村民的收入。

 

董海涛说,将来不管他在哪一行,肯定是一如既往、安心地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像在部队里说的,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但是不管搬到哪里,他肯定要当好一块砖,让老百姓放心,让领导放心。

 

在崎岖的乡村路上,退役军人董海涛坚持铺下身子引领农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成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引路人”。下面介绍的这位退役军人,是自主创业,经营峰西蔬菜副食品超市的毕崇刚。无论是在部队还是地方,他始终不忘军人本色,在勤劳致富的同时,心系公益事业,尽己所能地为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奉献爱心。

 

毕崇刚1996年入伍,199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入伍期间先后获得优秀士兵、纪律标兵、训练标兵、集体三等功、全师军事大比武第二名等荣誉称号,2002年退役。

 

退役后的毕崇刚进入奥文电机,成为数控车间一名一线工人。由于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数控设备,刚进厂那段时间,毕崇刚边干边学,甚至休息时间都用来钻研业务技能。

 

毕崇刚告诉记者,因为当过兵,有种不服输的骨气,就暗暗下定决心,自己要有一个积极的上进心,利用晚上休息的时间,不断地学习专业的机床知识。

 

凭着军人不服输、不放弃的毅力,毕崇刚很快掌握了技术工艺,成为数控机床操作的行家里手。短短几年的时间,他参与的技改创新就把工作效率提高了三四倍,累计为企业节省生产成本近百万元。2003年,毕崇刚被单位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并获得技术革新奖;2007年被评为先进车间主任。虽然在企业里干得得心应手,可一直想自主创业的毕崇刚还是于2011年辞职,开了一家蔬菜副食品超市。

 

毕崇刚说,开始创业时,他咨询了很多身边的朋友,朋友都担心他遭不了罪,因为自己在部队摸爬滚打这么长时间,他感觉自己没有问题,后来,经过三个月的市场考察,起早贪黑去体验这种生活。

 

创业初期,十分艰难,毕崇刚的超市周围有七八家大大小小的超市,竞争非常激烈。每年的房租就好几万,加上还要雇用店员,除去采购和人工成本,利润很低。可即便如此,毕崇刚也从来没想过放弃。

 

本着薄利多销、诚信经营、让利于民的宗旨,毕崇刚开始认真研究市场行情,不断开展适合社区居民的惠民利民销售活动,利用每天的主打优惠产品吸引周边的顾客。渐渐地,周边的居民越来越多地认可毕崇刚的超市,他的生意也逐渐红火起来。看到社区有一些身体不便的老年人,毕崇刚就推出了上门送货业务,通过电话或微信预定商品,店员选好商品后直接送货上门,解决了社区老年居民出行不便的问题。

 

消费者牟秀红告诉记者,小毕每次都主动地问她需要什么,店里都有什么菜,并且送货上门,她非常感动,也很感谢小毕为这些群众做的一切。

 

在自我发展的同时,毕崇刚一直热心公益。多年来,他经常参加服老敬老行动,每月为幸福晚年敬老院送去慰问品,过年过节会到敬老院看望老人,了解他们的生活需求,力所能及地给予帮助。

 

扬帆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无论是企业掌舵人于海先,服务基层的董海涛,还是自主创业的毕崇刚,在他们身上集中展示出广大退役军人立足各行各业、积极投身改革开放时代大潮、永葆本色、奋发图强的优秀品质和良好精神风貌。其实,文登优秀的退役军人还有很多,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砥砺奋进,继续发挥着军人的光和热,延续着军人的辉煌和美丽。(王海生 王耀英 胡嘉男)

 

来顶一下
@
返回首页
上一篇:退役军人的风采(二)
下一篇:男童滑入湍急山涧,退役军人奋力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