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红色山东

美丽的拔山 奋斗的老兵 ——山东省优秀“兵支书”刘绪生

来源:济南市长清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时间:2020-07-17

     刘绪生,男,汉族,济南市长清区人,中共党员,1960年10月生,1978年3月入伍,1981年1月退役,退役士兵,现任济南市长清区万德街道拔山村党支部书记,2020年7月1日获得山东省“优秀兵支书“称号。

    只要10分钟,一脚踩下油门就能开车沿着拔山村新修的山路盘旋而上,望着山脚下的拔山村,60岁的村支书刘绪生实现了多年的夙愿,有了这条山路,村民往山下运板栗再也不用靠肩挑了。
    拔山村位于泰山脚下、万德镇最东部。1981年,刘绪生在部队退役后,回到了这个山路不通,常年“春旱、夏涝、秋绝产”的穷山村。四年的部队生活铸就了他军人血性,1999年。刘绪生担任党支部书记后,带领全村村民苦干实干,如今路通了、电来了、水入户了,生态旅游发展起来了……拔山村在刘绪生的带领下,甩掉了穷帽子,成为人人称赞的“金山银山”。
    军人血性成就忠诚事业
    要想富,先修路。刘绪生担任村支书后最难忘的回忆就是修路,没钱,刘绪生拿出家里准备盖房的7万元,又多方筹措资金50万元,没有物资,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就地取材砸出小石子,手上磨出血泡子,血泡子磨成了老茧子,每天干9个小时不停歇,整整持续了6年,村里终于通了公路,这条路也成为拔山村发展的“致富路”,如今,拔山村开通了2条环山公路,硬化了三条主街,架起5座通村桥,塘坝4个,修好了2600米顺河堰,河边长廊成为游客们乘坐纳凉,赏鱼戏水的网红打卡新地标。
    板栗树化身“摇钱树”。56岁的村民王长娥1987年嫁到拔山村,见证了拔山村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种板栗,不会技术,嫁接果树和收板栗时都要到外村去请技术人员,刘书记说不会咱就学,带头教我们学。如今我家里靠种板栗,每年增收6万多,真是过上了好日子。”拔山村发展成了板栗+核桃的种植基地2800余亩,打造了千亩板栗精品示范园,形成集观光、采摘、科普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示范园区。
    刘绪生20年来躬耕不辍,拼搏奋斗的背影后,拔山村的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发生了巨变,累计实现投资1500多万元,拔山村获得了“省级文明村”、“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山东省森林村居”等多项“荣誉称号”。刘绪生本人成为济南市第15、16、17届人大代表,获得长清区、济南市优秀共产党员,市先锋模范党员,济南市优秀人大代表,全国乡村旅游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初心不改践行美丽乡村
    向生态要效益,刘绪生带动村民借助绿水青山的优势,2002年引进了凤凰岭生态风景区,开发了石门峪、青龙潭等景点30余处,吸引了周边的众多市民前来。
    2003年,刘绪生又带动村民发展农家乐,“春赏花、夏避暑、秋尝果、冬观雪”的美景吸引大批游客亲身体验“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院、享农家乐”,农家小院通过村里官方编号挂牌,每户年收入增加两万多。
    拔山村已经成功举办了13届济南市南市金秋柿子文化节,吸引了近50余万游客前来观光、购物、体验农家生活,形成了“传统节日+乡村旅游”的新模式。
    怎么让游客来了不走?刘绪生通过多方考察,专家论证,后期通过村民代表大会集体协商,定下了发展特色“民宿”的新路子。济南市民东玲女士已经租住拔山村“山和院子”一个多月了,她亲身感受就是,“每天早上6点左右,都在小鸟的叫声中自然醒,这样的田园生活特别舒心自在,特别是入夏后,拔山村山风清凉,空气新鲜,就是天然大氧吧啊。”在她的民宿小院里,种着茄子、生菜、豆角等应季果蔬,朋友们更是络绎不绝的前来拜访,农家乐、旅游、民宿……这样的田园生活让城里人来了就“不想走”。
    发展为民,服务为民,拔山村每年奖励大学新生,资助困难家庭子女,新型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投保率达100%。2017年投资20余万元,建成了幸福院,26位老人入院生活,使老年人安享晚年。刘绪生还多方筹资,连续多年为60岁以上老人购买了“银龄安康保险”,实现了村民共奔小康。如今,60岁的老兵刘绪生又学起“上网”新知识,帮助拔山村早日“线上观光,线上农产品销售”,这位奋斗的老兵,在美丽拔山的山路上,走出坚实有力的军人步伐
来顶一下
@
返回首页
上一篇:山东省“优秀兵支书”单宗玲:壮大集体经济 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下一篇:山东援赣退伍老兵获天天正能量特别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