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红色山东

山东有个 “报国村”

来源:中国退役军人  时间:2021-03-15

     一个只有126户人家的小村庄,先后为部队输送了80多名优秀青年,涌现出一对对可敬可亲的父子兵、祖孙兵。在这个村里,一面面退役军人风采墙、一块块“光荣之家”牌匾,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这就是被当地誉为“报国村”和“拥军模范村”的高唐县赵寨子镇北街村。
    踊跃参军热情高
    2020年10月1日8时许,高唐县赵寨子镇北街村党支部大院里,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在国庆节当天举行升旗仪式,是北街村延续了11年的传统。“俺村是名副其实的‘报国村’。自1947年起,全村共有83人参军报国,其中包括7对父子兵、2对祖孙兵,特别是徐桂全一家有8口人当兵,成就了一段佳话。”说起该村的“参军史”,村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张宪贵很是骄傲。
    1938年春,北街村农民张秀泉在冠县兰沃乡的一个车马店里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个车马店是党组织的一个地下交通站。张宪贵是张秀泉的曾孙,他从小就喜欢听家里老一辈人讲革命故事。张宪贵因身体原因无法实现从军的梦想,便把儿子和侄子送到部队。“有国才有家,参军是去保卫祖国。在北街村,村民们把送亲人参军当成了一种光荣和责任。”张宪贵介绍,目前,全村有退役军人45人、现役军人12人。
    红色基因代代传
    北街村为什么有这么多青年积极参军?这与当年陈赓将军驻村留下的优良传统密不可分。
    1939年1月,陈赓将军率领八路军386旅在北街村驻扎,八路军严明的纪律和视百姓如亲人的优良传统,对北街村民产生了深远影响。1946年春,北街村在共产党员张丁银的组织下,成立了党的组织——村农会,先后有一大批村民“冒险”入党,让北街村成为当时全县拥有共产党员最多的村庄。
    1947年,冀鲁豫解放区号召翻身青年农民积极参军、保卫胜利果实,当时不足400人的北街村就有23人入伍,是高唐县参军人数最多的村。新中国成立后,参军报国的光荣传统在北街村赓续。历届村“两委”都积极鼓励优秀青年应征入伍,努力为军属排忧解难,让入伍战士在部队无后顾之忧,安心服役。
    红色基因,代代传承。如今,报考军校、投笔从戎成为北街村的新时尚,受过部队表彰奖励的战士也有不少。徐奎建在海拔5030米的青藏高原服役16年,忠诚履行使命,青春奉献边关;张国栋参与了“天宫一号”对接发射任务,被家乡人民传为美谈;王玉贵、徐宝成在新疆戈壁滩和云南发射基地,参与了反导导弹发射任务,为国防建设作出了贡献。
    家家户户耀荣光
    一枚枚闪亮的军功章、一座座沉甸甸的奖杯、一段段鲜活的故事……在北街村红色文化展览馆,参观者的思绪被拉回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这是俺家孩子”“这是我爷爷”……几名村民站在光荣榜前争着向记者介绍,难掩脸上的自豪与喜悦。
    为弘扬红色文化,北街村将参军报国写入村规民约,并经常邀请老一辈退役军人给党员群众做讲座。2020年底,在镇党委、政府扶持下,该村建起了退役军人服务站、展览馆。
    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感召下,北街村的退役军人“退役不退志”,自愿冲在疫情防控、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最前线。
    在党的惠民政策和扶贫政策扶持下,北街村成立绿色家园蔬菜种植合作社和畯农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村民抱团增产增收。张宪贵说:“合作社吸纳会员时,军人军属优先参股,每投入1万元资金,每年有2000元的分红,目前共有10户退役军人成为合作社股东,获得丰厚的收益。”

来顶一下
@
返回首页
上一篇:战“疫”最美退役军人
下一篇:见证中国首颗原子弹爆炸 济南这名退伍老兵不简单